官名。元置,为路总管府的主官,见“路总管府”。
官名,东汉置,即符节令。《后汉书·百官三·少府》:“符节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为符节台率,主符节事。凡遣使掌授节。”属官有尚符玺郎中、符节令史。参看“符节令”条。
官名。唐朝宗正寺太子庙次官,置一人,正九品下。参见“太子庙令”。官名。唐置,为令之副,佐令行职事。见“太子庙令”条。
爵名。南朝宋“侯”爵等级之一,不食封。见《宋书·王弘传》。
官署名。辽著帐郎君院所属有笔砚局、牌印局、裀褥局、灯烛局、床幔局、殿幄局、车舆局、御盏局、本班局,各设郎君,为皇帝服役。
官名。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改三卫郎置,品秩同太中大夫(从四品),总领三卫之事。五年罢。参见“三卫官”。
水部郎中、员外郎通称。
官名。宋朝置,员二人,隶少府监,掌祭祠器服等物品。
即“榜式”。
官名。春秋时期卿大夫家臣之长。《国语·晋语曰》: “官宰食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