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号长

司号长

官名。清末新陆军职官。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协、每标各一人,正七品,协军校充,奏补。掌考查全协、全标号兵。


军中佐官名。清末设于新军各协,掌管军号事务。

猜你喜欢

  • 绥戎校尉

    官名。三国魏置,授予羌人首领。《魏书·羌姚苌传》: “(苌)祖尉回,助魏将绊姜维于沓中,以功假绥戎校柯、西羌都督。”官名,三国魏置,柯回曾任此职。《魏书·卷九五·羌姚苌传》:“羌姚苌,字景茂,出于南安

  • 毯坊使

    官名。唐置,见“毡坊使”。

  • 翊军郎

    官名。即太子诸率所领亲卫、勋卫、翊卫府左、右郎将,唐高宗永徽三年(652)改,显庆元年(656)复名郎将。

  • 法权讨论委员会(1)

    北洋政府时期国务院内部的临时机构。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北洋政府公布《法权讨论委员会条例》,在国务院内设置法权讨论委员会,掌理讨论关于收回法权的准备实行和善后事宜。设委员长、副委员长各一人,由大总

  • 东路蒙古军元帅府

    官署名。元朝军府之一。初置年代不详。原隶辽阳行省,文宗天历二年(1329),划归大都督府,列入侍卫亲军系统。至顺元年(1330),改为东路钦察军万户府。顺帝至正七年(1347),复置元帅府,仍隶辽阳行

  • 上夫人

    妃嫔名号。十六国汉置。《晋书·刘聪载记》: “聪大怒,命斩之。上夫人王氏叩头乞哀,乃囚之诏狱。”

  • 郡主记室

    郡门下吏名。《晋书·职官志》记郡属吏中主记室与记室史并置,相当于东汉时郡府主计掾与记室史之职。参见“郡主记室史”。

  • 功德使

    官名。唐德宗贞元四年(788)置左右街大功德使、东都功德使、修功德使,总领僧尼之籍及功役。宪宗元和二年(807)以道士、女官隶左、右街功德使,四年以左军中尉吐突承璀领功德使,盛修安国寺。武宗会昌二年(

  • 马军都指挥使

    官名。即“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

  • 一齐虾库

    满语官名。又作“一齐下库”、“伊齐辖库”、“寺依一齐下库”、“寺依一齐虾库”。汉名为寺正,即清朝大理寺之职官。满语官名,汉名为“寺正”。明清皆置,为大理寺属官,掌刑法审判。“一齐虾库”是满语的音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