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团结兵

团结兵

唐代一种介于府兵与募兵之间的兵。始置年代不详,武则天时开始广泛设置于山东近边诸州与河南河北地区。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又扩展到关内道,由朝廷于两京及诸州拣取,其制如《唐六典·尚书兵部》“兵部尚书”条所说:“凡关内团结兵,京兆府六千三百二十七人,同州六千七百三十六人,华州五千二百二十三人,州二千七百三十五人。选丁户殷赡、身材强壮者充之,免其征赋,仍许在家习弓矢,每年差使,依时就试”。《资治通鉴·唐纪四十》记代宗时“定诸州兵”,明令规定:“差点土人,春夏归农、秋冬追集、给身粮酱菜者,谓之‘团结’。”团结兵与府兵相似之处在于差点殷赡强壮的土人充当,基本上不离乡土,有时间从事生产;与府兵相异之处在于不需自备戎具、资粮,而是官给身粮、酱菜,带有雇佣性质。此种团结兵后来广泛设于诸州,以团练使、都团练使统领之。

猜你喜欢

  • 营缮少匠

    官名。见“营缮监”。

  • 裨将军

    初谓副将,相对主将而言,亦称裨将。《史记·楚世家》: “秦大败我军,虏我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余人。”后成为低级将军名号。新莽时赐诸县属令长皆为裨将军。魏晋南北朝位列诸杂号将军之末,魏、晋、宋

  • 储副

    指太子。《后汉书·皇后纪·和熹邓皇后》:“及元兴、延平之际,国无储副,仰观乾象,参之人誉,援立陛下为天下主。”太子的称谓。《后汉书·种暠传》:“太子,国之储副。”

  • 典东彩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东王府,员额三百人,官阶为职同将军。参见“典彩”。

  • 裀褥郎君

    宫廷给使名。辽置,属裀褥局。见“著帐局”。

  • 三等县

    县的等级之一。见“一等县”。

  • 亲信都督

    官名。北魏末尔朱荣置,东魏高欢父子沿置。统领主帅左右的侍卫。选工于骑射者为之。见《北齐书·神武纪上》、《斛律金传》。

  • 官吏俸禄,也指官吏职位或品级。汉朝官秩以石计,自二千石至百石不等。西汉主要为谷,东汉为半钱半谷。《后汉书·百官志》载有东汉百官受奉例。两晋南北朝大体仍沿汉制,以石计秩。唐朝以后与“品”连称。勃海国则以

  • 监察御史

    官名。亦称监察侍御史,简称御史、侍御。秦、汉有监御史、监郡御史,东晋、北朝有检校御史,皆掌出巡郡县,监察地方行政。隋初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置十二员,掌出使巡察州县,从八品上,隶御史台; 炀帝大业三年

  • 尚食典御

    官名。北魏已置,掌御膳之事。北齐门下省尚食局置为长官,二员,五品,总知御膳事。隋朝门下省尚食局沿置,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名尚食奉御,隶殿内省。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复置,二员,隶殿中省,位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