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子卫率

太子卫率

东宫属官。秦、西汉秩比千石,隶太子詹事,掌东宫门卫。成帝时一度隶大长秋。东汉、三国魏秩四百石,隶太子少傅。西晋改隶太子詹事,掌东宫禁军,其官颇重。晋武帝泰始五年 (269) 分置左、右,惠帝时又增前、后,号太子四率,各领精兵万人,掌东宫宿卫,亦任征伐。东晋南北朝以来唯置左、右,皆领禁卫营兵。北齐开坊,唐朝开府。参见“太子左卫率”。


官名,秦汉皆置,属詹事,东汉属太子少傅,秩四百石,掌门卫士。三国魏沿置。晋武帝置中卫率,泰始五年分为左右卫率,各领一军;惠帝为太子时增置前卫率;后又加置后卫率、中卫率,太子出,前卫率前导,后卫率后从,左右卫率在舆车两旁护卫。东晋省前后卫率。南北朝沿置;北齐称左右坊率,隋又加置左右副率,掌宫中禁卫。唐左右卫率正四品上,副率从四品上,掌东宫兵之政令,总诸曹事。宋朝太子卫率府之正副率,有其官,但无职司。金置左右卫率府,掌四周巡卫和导从仪仗。明初置后省。清不置。见《后汉书·百官四·太子少傅》、《晋书·职官志》、《旧唐书·职官志三》。

猜你喜欢

  • 州军府咨议参军

    官名。《宋书·百官志上》说,咨议之名,始于晋元帝为镇东大将军及丞相时,职“主讽议事。”《晋书·陶侃传》记侃为都督荆州刺史,佐官有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咨议参军。此为州刺史军府咨议参军之始见者。南朝

  • 保宫狱

    诏狱名。西汉置, 即“居室狱”,见该条。

  • 司稽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司市属吏,掌市场的巡查稽察,检举违法者。《周礼·地官》: “司稽,五肆则一人; 胥,二肆则一人; 肆则一人”,“掌巡市,而察其犯禁者,与其不物者而搏之。掌执市之盗

  • 郡掾史

    汉郡诸曹掾史的统称。掾为正,史为副,统领一曹事,称某曹掾、某曹史或某曹掾史;也有的只置掾而无史,或只置史而无掾。下设书佐助之。《后汉书·百官志五·州郡》:“每郡置太守一人……皆置诸曹掾史。诸曹略如公府

  • 太子詹事丞

    详见“詹事丞”。

  • 营构监

    官名。北周置,掌宫室营建。《隋书·循吏·樊叔略传》: “宣帝时,于洛阳营建东京,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

  • 总务司

    官署名。清末学部所属之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机要文移、审核图书典籍事。辖机要、案牍、审定三科。置郎中二人,总理司务,下设员外郎、主事,分司各职。官署名。民国设总务司,属财政部。参看“财政

  • 书判拔萃科

    宋朝贡举科目名。太祖建隆三年(962)设,选人有格未至而能试判三道者,可请文解应试。成绩分五等,上二等可非次拔擢,第三等以下或超资授官,或依资授官,或放选授官,或放选赴冬集。仁宗天圣七年(1029),

  • 日讲官

    官名。陪侍皇帝讲读经史之官。明朝为皇帝讲读经史,除经筵仪外,另有日讲,称“小经筵”。清初沿其制,于顺治十二年(1655)选满、汉词臣八人为日讲官,定每年春、秋二季经筵之后,按日进讲,春讲到夏至日止;

  • 太子左清道率

    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 (662)改太子左虞候率为太子左清道卫,置为长官; 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改左虞候率,玄宗开元(713—741) 初改定为左清道率府长官,置一员,正四品上,掌东宫内外昼夜巡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