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工部司

工部司

官署名。隋始置,为工部的头司。司的主官,隋初为侍郎,以员外郎为佐官。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唐制以郎中、员外郎为正副主官。工部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佐助工部尚书、侍郎,掌城池土木的工役程式。若京都有营缮之事,则由少府监与将作监任其事。所属有主事三人,令史十二人,书令史二十一人,计史一人,亭长六人,掌固八人。宋初工部司郎中、员外郎无所掌。元丰改制,始以郎中、员外郎管理本司事务,凡制作、营缮、计置、采伐材物,按程式以授有司,则参掌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诏工部郎官兼管虞部司,屯田郎中兼管水部司。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诏工部、屯田二司以郎官一人兼领,于是四司遂合而为一。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赵公廙任屯田员外郎,此后不复省。金元六部不分司,故无工部司。明清改称“营缮清吏司”,见该条。

猜你喜欢

  • 太医令丞

    官名,此为太医令与太医丞二官的合称。太医令,秦朝始设此官,汉朝沿置,掌太医。佐官有方丞一人,掌治疗;药丞一人,掌药剂。太医丞为太医令的佐官,助令掌医政。西汉时少府和太常二官署都置太医令,少府太医令所属

  • 太后两宫饮官令丞

    官名。金正大元年(公元1224年)置,饮官令,正八品,饮官丞,正九品。

  • 蓝尹

    官名。春秋时楚国置。《左传·定公五年》:“王之奔随也, 将涉于成臼。蓝尹亹涉其帑, 不与王舟。”

  • 王太傅

    皇子封王,其郡为国,置太傅一人辅王,导王以善,礼如师,不臣。成帝改太傅曰傅,俸二千石。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

  • 马步狱

    监狱名。五代时附设于马步院。见“马步院”。

  • 长宁寺少卿

    官署名。为长宁寺的佐,官,见“长宁寺”。

  • 内属

    汉时边远部族归附降属汉王朝,称臣为民叫内属。《汉书·贾捐之传》:“珠厓内属为郡久矣……民有慕义欲内属,便处(安置)之。”《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十二年春正月,益州徼外夷哀牢王相率内属,于是置永昌郡

  • 佽飞中大夫

    官名。北周置。《隋书·窦荣定传》:“(荣定)从武帝平齐,加上开府,拜前将军、佽飞中大夫。”其下设佽飞右旅下大夫以佐其职。正五命。官名。西汉置左弋,武帝时改为佽飞,掌射猎。北周置佽飞中大夫,正五命,府属

  • 翰林国史集贤院

    官署名。见“翰林兼国史院”。

  • 班引

    官场用语。宋朝选人改官的一种程序。经磨勘许改京官的选人,数人结为一甲,定期引见皇帝,称为班引。引见时,选人在便殿立班,逐一宣名,皇帝有疑者,即命吏部复验,如不中选,则取旨裁决。宋代选人改官的一种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