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弼德院参议官

弼德院参议官

官名。清末弼德院属官。宣统三年(1911)设。专任六人,兼任四人,请简。掌佐顾问大臣办理本院审查纂拟事件。

猜你喜欢

  • 理事通判

    参见“理事同知”。

  • 主章

    官署名,也是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将作少府》:“属官有石库、东园主章、左右前后中校七令丞,又主章长丞。”注:“掌凡大木也。”

  • 劝农谒者

    官名。梁武帝天监中置,位视殿中御史。旋因其扰民而罢。后代不设。《南史·列传》第五十四称:“罗研字深微,少有才辩,元起平蜀,辟为主簿,后为信安令,故事置劝农谒者,围桑度田,劳扰百姓,研请除其弊,帝(梁武

  • 职事学录

    宋朝太学职事名,即前廊学录。参见“学录”。

  • 仗内六闲

    御厩名。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置仗内六闲,分别以飞龙、祥麟、凤苑、鹓鸾、吉良、六群为名,亦称六厩,各厩以奉御为主官。以殿中丞检校仗内闲厩,以中官为飞龙使,掌六厩之事。

  • 十威将军

    威雄、威猛、威烈、威振、威信、威胜、威略、威风、威力、威光等十号将军的合称。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525)置,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二班。陈沿之,唯改威振为威震将军,拟六品,比秩千石。十位带“威”字的

  • 前部司马

    官名,东汉末年刘备置,掌领镇守或征伐。《三国志·蜀书·费诗传》:“先主攻绵竹时,诗先举城降。成都既定,先主领益州牧,以诗为督军从事,出为牂牁太守,还为州前部司马。”

  • 御营宿卫使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置,掌皇帝出行宿卫之事。同年罢。

  • 内舍人

    官名。隋朝太子门下坊次官,初置四员,炀帝大业三年 (607)减二员,正五品上。唐朝改太子中舍人,高宗永徽三年 (652) 因避讳改,显庆元年 (656) 复名中舍人。参见“中舍人”。

  • 女检点

    女官名。太平天国设置,见“女正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