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汉置,为郡县佐吏,位在田曹掾下,佐掾掌农桑等事。
清代兵部内部机构。掌收在京各衙门文书,以分司办理;京内各衙门给各省的文书,由当月处登记,发交提塘官分递;本部题本,由当月处送达内阁,内阁传抄之事,派满、汉司员分别抄写;并掌管兵部印信及城门启闭等事。
杂任职名。唐置于诸津,每津各八人,掌桥梁修缮之事。
官署名。南朝齐置。收藏四部图书的处所,设于官内。《梁书·沈约传》:“太子入居东宫,(沈约) 为步兵校尉,管书纪,直永寿省,校四部图书。”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军司马中大夫属官,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职掌参见“军司马上士”。
军中杂职官名。太平天国设置,每监军六十人,官阶为职同旅帅,掌护卫监军。
见“教坊”。宋代教坊所属俳优的总领班。见“教坊”。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兼掌西北诸部军民。
见“公吏”。
考功郎中、度支郎中别称。洪迈《容斋四笔》卷一五《官称别名》: “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考功(郎)度支(郎)为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