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谕司
见“抚谕使”。
见“抚谕使”。
官名。即“陕西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清末度支部的长官,为度支部侍郎的改名,员额一人。见“度支部”。
官名,金朝置,正九品,佐库使掌库事及受给岁赐钱。见《金史·百官一》。
官名。晋始置,见《世说新语·企羡篇》注引王羲之《临河序》,与郡主簿为两职,与州军府同。南朝沿置,《宋书·刘穆之传》记江为建武将军、琅邪内史,以穆之为军府主簿。《梁书·止足·陶季直传》记
见“掌盖”。
见“十飙将军”。
①泛指京都官以外的官员。《后汉书·郎传》: “方今中官外司,各各考事。”② 司隶校尉别称。《三国志·崔林传》: “及为外司,万里肃齐。”崔林时为司隶校尉。③ 州属吏。《
吏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秘书省置,掌四库之事。
医学教官名。宋置,见“医学”。
官名。北宋前期置,为太常寺长官,以两制以上充任。仁宗康定元年(1040),令兼领礼院之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复以太常卿为太常寺长官,遂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