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知枢密院事

知枢密院事

官名。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始置,主管枢密院政务,以桑维翰为之。北宋初,无定制,与枢密使不并置,神宗熙宁 (1068—1077) 中并置,主持全国军政。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罢枢密使,以知枢密院事为枢密院长官,正二品,置同知枢密院事为副贰,哲宗元祐 (1086—1094) 初又置签书院事为之贰。南宋高宗绍兴七年 (1137) 罢,改置枢密使,遂为定制。辽朝北面朝官契丹北枢密院置,位北院枢密使、知北院枢密使事下; 南面朝官汉人枢密院亦置,位枢密使、知枢密使事下。西夏枢密院置。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 (1291) 置一员,因枢密使由太子真金兼领,以后常缺,遂为枢密院实际长官,屡有增置,后定置六员,从一品,掌全国军事机密之务; 文宗天历二年 (1329) 岭北行枢密院亦置一员,掌边庭军务。


官名,辽朝置,契丹之官,分北南二院,二院皆有“知枢密院事”,因其掌不同,故分称“知北院枢密事”(即“知枢密北院事”)和“知南院枢密事”。北枢密院掌兵机武铨群牧之政,凡契丹军马皆属之。南枢密院掌文铨部族丁赋之政,凡契丹人民皆属之。知枢密院事,位在枢密使之下,佐枢密使掌院事。详各条。见《辽史·百官志》。

猜你喜欢

  • 锡命

    同“赐命”。君主对臣下赐予物品、爵位或官职的命令。《谷梁传·庄公元年》: “锡命非正也。”《公羊传·庄公元年》: 王使荣叔来赐桓公命。”

  • 奉直大夫

    官名。宋朝始置。徽宗大观二年(1108)由右朝议大夫改置,正六品。金置为文散官,以授从六品上文官。元朝沿置,改文官从五品,宣授。明朝为文官从五品,升授。清朝为文官从五品,封赠。官名。宋徽宗大观年间置此

  • 上林苑尉

    官名,为上林苑令的佐官,掌上林苑的治安和保卫(见《后汉书·百官志》)。参看“上林苑令”条。

  • 监中外官考使

    使职名。唐太宗贞观(627—649)初置,每年定京官名望高者二人,分校京官、外官考核,以给事中、 中书舍人各一人��之, 加此号; 考功郎中判京官考,员外郎判外官考。其后屡

  • 排阵使

    使职名。唐僖宗乾符 (874—879) 中,黄巢进兵江西,朝廷以宦官杨复光为排阵使,遣判官吴彦弘入城晓谕朝旨,策动黄巢归降。宋朝亦置,真宗咸平四年 (1001) 契丹谋犯境,以王显为镇、定、高阳关三路

  • 拏马

    宦官名。明朝设置于武骧左卫、武骧右卫、腾骧左卫、腾骧右卫四卫营,属内府御马监。

  • 斋内局

    官署名。南朝梁置,为东宫诸局之一。

  • 哈密办事大臣、帮办大臣

    官名。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置哈密办事大臣及帮办大臣,掌哈密的屯政与粮储事务。实际上地方各项事务均由其管理。属官有印房章京、骁骑校、笔帖式等。

  • 集贤院知书官

    官名。唐置,属集贤院,员额八人,掌分四库书。

  • 原仇局丞

    官名。北齐置。参见“原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