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童子科

童子科

选举制度。唐朝始设,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全通者授官,通七者授出身。应试者由本贯申送礼部,同明经举人之例,考试讫奏闻。宋朝沿置,十五岁以下能通经赋诗者,州举送朝廷,先由国子监验,继由中书复试,合格者再由皇帝亲试,所赐出身及授给官职皆临时裁决。仁宗时一度罢,后复。南宋因之。初无定格,孝宗淳熙八年(1181),始分合格者为三等,上等与推恩,中等免文解两次,下等免文解一次。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定制岁取三人。度宗咸淳三年(1267)废。金朝亦设,凡士庶子年十三以下,能诵二大经、三小经,又诵《论语》诸子及五千字以上,府试十五题通十三以上,会试三场四十五题通四十一以上,为中选。殿试合格,赐出身,给钱粟官舍,肄业太学。


科举常科科目之一。秦有童子仕,汉有学童试,并以待童子之俊异者。唐亦设童子科,凡童子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每卷诵文十道全通者,予官;通七者,予出身。五代沿唐制或置或罢。宋制,凡十五岁以下儿童,能通经作诗赋,由州申报朝廷,经国子监验迄,送中书复试,合格者再由皇帝亲试,使应试儿童诵书、习射或诵御制诗文,临时决定赐予出身或授官。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始将合格者分为三等。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 定制, 每年春季集中京城选试,录取员额为三名。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罢废。

猜你喜欢

  • 国舅本族小将军

    官名。见“国舅乙室已大翁帐详稳司”。

  • 桥丁

    杂任职名。唐置于诸津,每津各三十人,掌守护桥梁之事。

  • 掌膳御侍

    女官名。金设此官,掌御膳食,调和凉热等,正九品。见《金史·百官三·内命妇品》注。

  • 郡集曹

    郡分职诸曹之一。《汉书·匡衡传》记丞相府有集曹掾,主管郡国上计。郡府集曹亦当主管各县上计;此外,《五行大义》引《洪范五行传》说:“集曹供纳输。”故集曹还有运输谷物以实仓廪的职任。《隶释》五《巴郡太守张

  • 中郎骑

    武官名,秦汉间有此官。《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杜衍严侯王翥,以中郎骑汉王二年从起下邳。”

  • 太庙什物库

    官署名。宋朝置,隶太常寺,掌藏器服,以待祭祀之用,设监官。

  • 詹事

    官名。战国秦为管理太后、王后、太子诸宫庶务的官员。秦、西汉皇太后、皇后、太子宫皆置,秩二千石(一说真二千石),亦有秩中二千石者。皇太后宫所置冠以宫名,称长信詹事,地位在九卿之上,掌宫内大小庶务,景帝时

  • 八旗官学

    学校名。清朝八旗子弟进学之处。顺治元年(1644)置。初定每旗一所。康熙五十年(1711)改为每二旗一所,雍正六年(1728)复旧。每所设助教三人,满洲二人,蒙古一人; 教习七人,满洲一人,蒙古二人,

  • 高等审判分厅

    官署名。清末各省高等审判厅分设机构。光绪三十三年(1907)定四级三审制,省城设高等审判厅,距省城较远的大商埠得设分厅(如天津)。设民、刑各一庭,置推事六人(一人为推事长),并典簿、主簿、录事等。管辖

  • 金部长

    官名。北魏前期置,协掌尚书省金部曹事务,属金部尚书。《魏书·穆崇传》:穆安国“历金部长、殿中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