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事教谕
见“教谕”。
见“教谕”。
将军名号,为票骑将军的简称。汉置,掌帅军征伐。《后汉书·皇后纪·孝仁董皇后》:“中平五年,以后兄子卫尉脩侯重为票骑将军,领兵千余人。”“(后曰)当敕票骑断何进头来。”“(大将军)何进遂举兵围票骑府。”
周朝官吏品位等级的规定。《礼记·檀弓下》:“品节斯,斯之谓礼。”孔颖达疏: “品,阶格也; 节,制断也。”
官秩等级,因所得俸禄以米谷为准,故以“石”名之。汉朝二千石为中央政府机构的太子太博、太子少傅、将作大匠、詹事、水衡都尉、内史等列卿,及州牧郡守、诸侯王国相一级官员。月俸谷百二十斛,一年得谷一千四百四十
官名。梁武帝天监中置,位视殿中御史。旋因其扰民而罢。后代不设。《南史·列传》第五十四称:“罗研字深微,少有才辩,元起平蜀,辟为主簿,后为信安令,故事置劝农谒者,围桑度田,劳扰百姓,研请除其弊,帝(梁武
官名。北魏置。《北齐书·杜弼传》:“孝昌(525—528)初,除太学博士,带广阳王骠骑府法曹行参军,行台度支郎中。”职掌略同度支郎中。隋朝行台省设度支侍郎,职掌与此同。
县门下吏名。北齐京县主记与记室并置,见《隋书·百官志中》。参见“县主记掾”。
官名。东汉末孙策置。为领兵武职。《三国志·宗室 ·孙辅传》: “(辅)以扬武校尉佐孙策平二郡。”官名,东汉末年孙策置,掌领兵征伐。《三国志·吴书·孙辅传》:“孙辅字国仪,贲弟也,以扬武校尉佐孙策平三郡
官名。南朝梁于石头城、琅邪城设,武帝天监七年 (508) 定为流外三品蕴位。
官名。西晋置。统领熊渠虎贲,为皇帝的侍卫武官,属左卫将军。大驾出行时,掌仪卫侍从。武官名。晋置, 属左卫将军,统熊渠虎贲以供宿卫。
官署名。清朝礼部主客清吏司所属机构,分办本司事务。参见“主客清吏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