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著作局

著作局

官署名。三国魏明帝太和(227—233)中置,设著作郎为长官,其下设佐著作郎、著作令史等,掌国史的修撰,隶中书省。西晋初沿置,惠帝元康二年(292),以秘书典艺文图籍,故由中书省转隶秘书。一说转隶时间在元康元年。后改称著作省。北魏中期亦置,属秘书省,设著作郎二员,著作佐郎四员,后又改称著作省。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复置,以著作郎二员为长官,设著作佐郎四员,书令史一员,校书郎二员,正字二员,楷书手五员,书吏二员,掌固四员。太宗贞观三年(629)置史馆后,不复掌修国史,而以修撰碑志、祝文、祭文为职。高宗龙朔二年(662),改称司文局,咸亨元年(670)复旧。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减著作佐郎为二员,校书郎为一员。辽朝属秘书监。金熙宗皇统六年(1146),设著作郎、佐郎各二员,编修日历,以学士院兼领之。后改隶秘书监,减著作郎、佐郎员为各一人。


官署名,三国魏明帝太和中置,属中书省,掌编修国史,以著作郎为长官,下属有佐著作郎,著作令史等。晋沿置,仍属中书省。《晋书·职官志·秘书监》:“晋受命,武帝以秘书并中书省,其秘书著作之局不废。”北魏也置,属秘书省。唐朝也置。《新唐书·百官二·秘书省》:“著作局,郎二人,从五品上;著作佐郎二人,从六品上;校书郎二人,正九品上;正字二人,正九品下。著作郎掌撰碑志、祝文、祭文,与佐郎分判局事。”

猜你喜欢

  • 申田

    官名。春秋战国时齐置。主农业生产。《管子·立政》:“相高下,视肥, 观地宜, 明治期前后,农夫以时均修焉; 使五谷桑麻,皆安其处,申田之事也。”

  • 锦衣卫左所指挥使

    官名。明置,见“锦衣卫中所指挥使”。

  • 内侍省押班

    宦官名。宋朝初年内侍省置,位副都知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定为正六品。辽朝亦置,又有内侍左、右厢押班。

  • 同佥枢密院事

    官名。金枢密院在签书枢密院事下设同佥枢密院事一员,正四品。元于成宗大德十年(1306)在佥院下置同佥三员,后定置二员,正四品。官名。元置,为枢密院的佐官。见“枢密院”。

  • 若卢丞

    官名。西汉属少府,为若卢令副贰,主若卢狱,掌治库兵及将相大臣。官名,为若卢令之副,佐令掌藏兵器和治若卢狱。参看“若卢”条。

  • 都牧给事

    官名。北魏置。内廷派驻尚书省都牧曹监察政务的官员,亦佐理曹务,掌马及杂畜的牧养。《魏书·宇文福传》: “(宇文福)除都牧给事。”“时仍迁洛,敕福检行牧马之所。福规石济以西、河内以东,拒黄河南北千里为牧

  • 提举万亿库

    见“都提举万亿宝源库”。

  • 中书议郎

    官名。北魏置,属中书省,参议朝政、礼仪、刑狱,选用博学之士。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五品中,二十三年改定职令,未见此职。官名。北魏置,五品中,掌议论。见《魏书·官氏志》。

  • 支掌

    宋朝观察支使与节度掌书记合称。

  • 阁学

    ① 宋朝诸阁学士、直学士统称。② 清朝内阁学士之俗称。清代内阁学士的简称。见“内阁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