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文书名。①指下言于上之文书。始见于汉。三国沿制,除言密事得皂囊盛外,余皆启封。唐朝定为以下达上之制,上于天子。宋朝以后渐成重大吉庆祥瑞及称谢恩典的专门上书。逢正月皇帝不受朝及喜庆祥瑞之事或群臣奉上尊号、请行大礼时,宰相率文武群臣或连同内诸司使、三班、诸军将校、蕃夷酋长、僧道、耆老等,到东上閤门上之。平日西京留守司官,每五日一上,问皇帝起居; 皇帝出巡时,东京留守司官每五日上之,问候起居。群臣迁官改秩、致仕、荫子及新科进士考中传胪 (殿试后宣读皇帝诏命唱名叫传胪,其制始于宋代) 后,皆上而称谢。明清沿前制,凡元旦、冬至、万寿圣节 (皇帝生日) 及登极等重大庆典,王公百官与在外高级官员均上表庆贺,其式由内阁拟定,交礼部颁发。清朝初用满、蒙、汉三体文字,后专用汉文,唯驻防满官用满文。四六骈体,历历相沿,稍易字句而已。正、副两份,正本卷而不折,副本叠为折状,储于表匣,以黄绫包裹。仪后送内阁存贮。② 明清各藩属国遣使朝贡时致皇帝的国书。其质有金叶、蒲叶及纸等多种。

猜你喜欢

  • 殿中省

    官署名。管理皇帝衣食住行等生活事务的宫廷机构。唐高祖武德三年(620)由殿内省改名,设监、少监、丞等官,领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六局。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中御府,咸亨元年(670)复

  • 诸色库大使

    官名。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置诸色库,秩从八品,属大都留守司。掌修内材木及江南征索异样木材,并应办官寺斋事。设大使一人为主官,下设副使一人,司库二人。

  • 昆台令丞

    官名。汉武帝时改甘泉居室为昆台,详见“甘泉居室令丞”。

  • 效用八资

    宋代无品小武官转官的资序。宋制,军队中的无品小武官称为效用。《宋会要》兵十九之四十一有关于北宋后期以后通用的效用转官的八资,称为“正额效用八资法”。一资,原称给公据,绍兴时改称守阙进勇副尉;二资,原称

  • 廪牺署令

    官名。即廪牺令。

  • 太子厩长丞

    官名。汉置太子厩长及丞,为太子属官,属太子詹事。东汉属太子少傅,秩四百石,主车马。

  • 津长

    官名。隋朝都水台所领下津属官,每津置四员,炀帝大业三年(607) 罢。官名。隋置,见“诸津署”。

  • 右内史

    官名。秦汉皆置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改右内史曰京兆尹,掌治京师。属官有长安市、厨两令丞和都水、铁官两长丞。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内史》。

  • 马司

    宋朝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省称。

  • 霸朝

    指魏晋南北朝时期控制朝政、作称帝准备的权臣的官府。《北齐书·魏收传》: “(魏)季景、(魏)收初赴并,顿丘李庶者,故大司农谐之子也,以华辩见称,曾谓收日: ‘霜朝便有二魏。’”即指魏收等进入当时在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