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詹事丞

詹事丞

官名。初为詹事副贰官,协掌宫内庶务,战国秦太后、王后、太子诸宫皆设。秦、西汉沿置,秩从六百石。太后宫所置景帝以后改名少府丞,冠以太后所居宫名,皇后宫所置成帝时省,太子宫所置东汉省。魏、晋以来,唯置于太子东宫,管理詹事府内事务,掌文书,亦称“太子詹事丞”。魏、晋、南朝宋七品,梁四班,陈八品,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中,二十三年改七品,北齐从七品。北周不置。隋初复置,旋省。唐朝设少詹事为詹事副贰,丞降为处理詹事府日常公务的事务官,亦称“詹事府丞”,员二人,正六品上。凡敕令及尚书省、左右春坊符牒下东宫百司,及东宫百司上呈文表,皆由其转发。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端尹丞,咸亨元年(607)复旧;武则天天授(690—692)改名宫尹丞,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旧。宋朝仅存空名,未尝除授。辽、元为詹事院事务官,明初沿置,由勋旧大臣兼领,洪武二十五年(1392)改院为府遂称府丞,员二人,正六品,协助詹事、少詹事管理府事,多与坊、局及翰林院职互兼常参与试士,修书等事。


官名,秦汉皆置,为詹事之副,佐詹事行职事。参看“詹事”条。

猜你喜欢

  • 州军府法曹参军、行参军

    官名。南朝宋州军府置法曹参军,《宋书·建平王宏传》记宏为南徐州刺史,因事被诛,其旧秀才上书说:“臣昔以法曹参军奉讯于听朝之末。王每断狱,降声辞,和颜色,以待士女之讼。”从上述记载看,其职似为参与刑讯之

  • 内侍省入内内侍班院

    官署名。宋太宗时置,为宦官机构。真宗景德三年(1006),改为入内内侍省。参见“入内内侍省”。

  • 左牝丞

    官名。北齐置。详见“左牝署”。

  • 稽核

    官名。国民党政府粮食部设置,员额十至十四人,掌稽核会计等事务。

  • 文学守助掾

    官名。汉朝郡国职掌文化教育之属吏。据《后汉书·百官志》,东汉河南尹所属员吏九百二十七人,其中文学守助掾达六十人。官名,汉置,为郡国属吏,掌管文化教育。《后汉书·百官五》:“诸曹各有书佐,干主文书。”注

  • 武库署令

    官名。即武库令。官名。北齐和隋皆置,为武库署长官,掌盔甲武器及吉凶仪仗。见《隋书·百官中、下》。

  • 督办铁路大臣

    官名。清末各官办铁路行政长官。光绪二十二年(1896)设铁路总公司,筹办芦汉铁路,始置。嗣后关内外、津镇、汉粤川等路均置之。路各一人,品秩不等,特简。掌司该路筹款、建设诸事宜。官名。清末设置,专办铁路

  • 尚书左士郎

    参见“左士郎”。

  • 推事长

    官名。清末高等审判分厅与地方审判厅长官。光绪三十三年 (1907) 后各省城、府、大商埠设地方审判厅,大商埠设高等审判分厅,始置。每厅一人,从五品,奏补。掌本厅审判事宜,并监督所属各员。

  • 纳溪盐马司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置于四川纳溪县(今四川纳溪县),掌该处盐政、马政。设司令,以常选官为之,司丞,以内使为之。十三年罢,寻复置。十五年改设大使、副使各一人进行管理。后革该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