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赈务处

赈务处

内务部直辖机构。北洋政府时期每当各地出现水旱等灾,其灾情比较严重时,一般即在内务部设置赈务处,负责赈济事务,事毕撤销。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十月,直、鲁、豫、晋、陕各省旱灾严重,除派员办理赈粜外,并发行义赈奖券,组织“国际统一救灾总会”,并于十月十六日公布《赈务处暂行章程》,设置赈务处。赈务处以督办一人为主官,由大总统特派,其下置会办一人或二人,坐办一人,均由大总统简派。并于十九日公布《办赈奖惩暂行条例》十三条和《办赈犯罪惩治暂行条例》四条,对于政府办赈人员侵蚀赈款的处分有具体的规定。国民党政府成立时沿置,直属国民政府,后改振务委员会,属行政院。

猜你喜欢

  • 左右神威军

    唐禁军名。肃宗时选精于骑射者置衙前射生手,分左右厢,号称左右英武军。代宗曾以“射生军”入宫平乱,故又称之为宝应军。德宗贞元二年(公元786年)九月改称殿前射生军,次年四月改为左右神威军。设大将军二人,

  • 小宫尹上士

    官名。北周置。太子宫尹下大夫副职,亦称小宫尹。佐太子宫尹辅佐太子。正三命。

  • 左右清道率

    东宫武官名。唐始置,见“左右虞候府”。

  • 铜印墨绶

    官制用语。即以铜铸成印章,在印柄系黑色的绶带,是标志一定官阶的服制,亦称铜印黑绶,规格在金印(章)紫绶、银印(章)青绶之下。汉朝规定吏秩在比六百石以上至千石者,多应用铜印黑绶。魏晋南北朝时,一些官职的

  • 皇太后祗应司

    皇太后祗应机构。辽置,见“著帐郎君院”。

  • 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使

    官名。见“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

  • 江南司

    即“江南清吏司”。

  • 祈请使

    官名。南宋初年,凡有求于金国,即遣祈请使出使。官名。南宋置,是向金或蒙古求和与议和的特遣使。

  • 池统

    官名。南朝宋置,掌宫内诸池。胡永祖于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 (446)曾任此职。

  • 湖广部郎中

    官名。明初户部湖广部、刑部湖广部均置,各一人,正五品,掌本属部之事。参见“湖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