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回回

回回

①元康里人,字子渊。平章政事不忽木之子。成宗时为宿卫,升太常寺少卿。武宗时历任大司农卿,山南、淮西、河南廉访使等职,有政绩。泰定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江浙行省右丞。文宗时任宣政院使。与弟巎巎均有名于时。②泛指回族,或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和国家,亦指伊斯兰教。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已出现此词,一般指回鹘,也有指唐兀(西夏)的。南宋周密《癸辛杂识》与元人所修《辽史》指伊斯兰教徒和伊斯兰教国家,如南蕃回回、回回蕃客、回回国、回回大食部等。《元史》及《元典章》则主要指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徒,如回回法、回回寺、回回令史、回回人等。明清两代文献主要指回族,如回回人(简称回人或回民);有时指伊斯兰教,如回回教门、回回教(简称回教)。清代又对国内信奉伊斯兰教的其他少数民族多加称为“回”,如称新疆维吾尔等族为“缠回”,称甘肃东乡族为“东乡回”,称青海撒拉族为“撒拉回”,并把新疆天山以南地区称作“回疆”、“回部”等。

猜你喜欢

  • 殷璠

    唐丹阳(今属江苏)人。进士出身。编有《河岳英灵集》,选诗自开元二年(714)至天宝十二载(753),凡选常建、李白、王维、刘慎虚、高适、岑参至阎防等二十四人,诗二百三十四首(实为二百十八首),分上、中

  • 汴州

    北周建德五年(576)改梁州置。因城临汴水得名。治浚仪县(今开封市)。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延和元年(712)又分浚仪县置开封县,二县同为附郭。天宝元年(742)改为陈留郡,乾元元年(

  • 徒单习烈

    即“徒单公弼”。

  • 荷戈集

    书名。清张荫桓撰。二卷。作者于戊戌(1898)八月后,遣戍新疆,曾就途次见闻及到达戍所后情形,写为纪事诗,是书即汇集此诗而成。收入《铁画楼全集》。有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观复斋校刊本。

  • 河夫

    古代指从事疏浚河道、修筑堤坝之夫役。《元史·河渠志》:“历视坏堤,督巡河夫修理。”清代之河夫,有堡夫、牐夫、浅夫、徭夫、桩埽夫、轿渡夫、泉夫、坝夫、衩夫、防夫等名目。历代对河夫之使用,或征派,或雇募。

  • 北洋官立造纸厂

    简称官造纸厂。官办企业。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直隶迁安县设立,一年后迁至天津,附在实习工场内。先曾派员赴日本试验原料,后采用宣城造纸法,招募工匠,分为南厂、北厂、日厂等三厂。以仿造各样纸张,供官

  • 散毛沿边宣慰司

    明洪武七年(1374)以散毛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改置。治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属四川重庆卫。二十三年废。

  • 漕折

    见“折漕”。

  • 中日电约

    清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十八日(1908.10.12)订于日本东京。凡八条。规定:中日共同安设关东至烟台水线一条,优先供日本官、商电报使用;中国以五万日元赎买日本在满洲铁路境外之电线;日本取得满洲铁路境内电

  • 守汴日志

    书名。明李光壂撰。一卷。记述崇祯十四年(1641)正月至崇祯十五年七月李自成农民军三攻开封,终于河决城没的过程。当时光壂参与守城,目睹实况。崇祯十六年九月流寓金陵,于病危之际口授其子,初名《汴围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