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可剌河
昂可刺又译盎吉刺。元河流名。据《元史·地理志》,昂可刺因水为名,去大都二万五千余里;吉利吉思南去大都万有余里,谦河经其境西北流,注于昂可剌河,北入于海。知元昂可刺河即今安加拉河及叶尼塞河中下游。
昂可刺又译盎吉刺。元河流名。据《元史·地理志》,昂可刺因水为名,去大都二万五千余里;吉利吉思南去大都万有余里,谦河经其境西北流,注于昂可剌河,北入于海。知元昂可刺河即今安加拉河及叶尼塞河中下游。
书名。唐孙棨撰。一卷。中和四年(884)成书。记唐代长安平康里(也作平康坊)***生活,皇帝、官宦文士、膏粱子弟狎游之事,兼及妓院制度,凡十五条。平康里居于长安北门内,故名北里。所录诗作,《全唐诗》颇予
书名。近人罗振玉、王国维撰。三册。据法国人沙畹书中的照片选录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在中国敦煌等地盗掘的简牍、纸片、帛书等,共五百八十八枚。有释文及考释。其中大多系汉简,仅少数为纸片、帛书和晋代及其以后的简
官名。明代于宦官二十四衙门及内府供用库、司钥库、内承运库、灵台、皇陵、孝陵、长陵等处分置。为各衙门最高宦官。以司礼监掌印太监品秩最尊。
《易传》篇名。“十翼”之一。内容为杂解六十四卦之卦义。《周易兼义》卷九韩康伯注:“杂卦者,杂糅众卦,错综其义,或以同相类,或以异相明也。”其解说有以卦象为据者,有以卦名为据者,多不合《易经》原意。其中
见“北四阁”。
①刑狱官泛称。《晋书·刑法志》:“夫刑者,司理之官。”②官名略称。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改诸州司寇参军为司理参军,简称司理。掌本州狱讼勘鞠之事。③明代推官别称。又作司李。
1656—1719清广东海康(今雷州)人,字眉川,又字文焕。康熙进士。康熙四十九年(1710)官台厦道,修炮台公费银三万两,毫不私取。五十三年晋湖南巡抚,次年调福建,均清廉如旧,被圣祖赞为操守极清,乃
宋理宗年号(1241—1252)。凡十二年。
官署名。明代置,为竹木税收机构,以所收供营缮之费。隶工部。成化七年(1417)始置于芜湖、沙市(今荆州)、杭州等地。后南京之龙江、大胜港、卢沟桥、通州、白河口等地亦置。计有广积、通积、卢沟桥、通州、白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史称坚昆、鬲昆、黠戛斯、乞利乞思等,清称布鲁特。1935年始定今名。人口143537人(1990年)。居地东起西部天山,西迄布哈尔(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分东西两部。东布鲁特牧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