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分淮南路置,至道三年(997)复与淮南东路合为淮南路,熙宁五年(1072)又分淮南路置,简称淮西路。治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凤阳、肥东和江苏江浦等县以西,湖北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淮安州置淮东安抚司。十四年改立总管府,二十年升为淮安路。治今江苏淮安市。辖境相当于今江苏赣榆、新沂以南,洪泽、盐城以北,安徽泗县、五河以东地区。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
即“热西丁”。
隋开皇九年(589)置。以其地天文为婺女之分野而得名。治金华县(今市)。辖境约当今浙江金华、兰溪、永康、义乌、武义、衢州、衢县、开化、常山、东阳、江山、浦江,江西玉山等市县地。大业初改为东阳郡。唐初复
①爵名。《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杜预注:“爵上公。”②秩位名。居三公上。据《周礼》,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八命,出封时加为九命,称上公。二王之
隋开皇十年(590)分南康县置。因地处大庾岭得名(一说西汉武帝时监军庾姓讨平南越,筑庾将军城于此,因以名县)。治今江西大余县西南。十六年废为镇。唐神龙元年(705)复分南康县置。属虔州。移治今大余县东
?—1403明初人。洪武时累官都指挥。建文初,以参将从征燕王。建文二年(1400),与铁铉合力败燕师于济南,封历城侯,授平燕将军,充总兵官。于东昌之战中击杀燕师大将张玉。四年,在灵璧、六合、浦子口、高
官名。郎官别称。因执楯侍卫于宫之侧,故名。《史记·滑稽列传》:“秦始皇时,置酒而天雨,陛楯者皆沾寒。优旃见而哀之”,“临槛大呼曰:‘陛楯郎!’郎曰:‘诺!’”
《诗》的一部分。分为《周颂》、《鲁颂》、《商颂》,系宗庙祭祀等隆重典礼时所用乐歌。
北宋泰州如皋(今属江苏)人,字明叟。举进士。熙宁中为编修三司令式删定官,历润州推官、颍昌府签书判官。因事免,家居数年,起为太仆寺丞,徙太常。哲宗即位,累上数十章劾新党蔡確、章惇等,请尽罢青苗法,惟采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