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官司
官署名。隋唐至宋为尚书省刑部四司之一。详“都官①”。
官署名。隋唐至宋为尚书省刑部四司之一。详“都官①”。
①辽封爵。开泰五年(1016)萧排押受封。②金封爵。徒单克宁、王义深等受封。
即“义莳”。
又称京军三大营。明代京军。其制备于永乐时,包括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各营设提督内臣、武臣、掌号头官等。*土木之变,京军几尽。景泰初,用兵部尚书于谦议,选三大营精锐立十团营,余者称为“老家”。英宗复辟
?—207东汉末吴(今江苏苏州)人,后徙钱唐(今浙江杭州)。早失父母,与弟景居。孙坚闻其才貌,娶之,生策、权等四子一女。建安七年(202),曹操新破袁绍,下书责权质任子。众说不能决,权乃引周瑜至其前定
元大名元城(今河北大名南)人,字耘夫。延祐进士,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历礼部主事,擢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文宗时入为监察御史,除太禧宗禋院都事,建言治理黄河。至正三年(1343),为户部侍郎。次年,由都水监迁
书名。明彭世麒撰。世麒字天祥。土家族。弘治五年(1492)袭永顺宣慰使职。正德年间撰成此书,记其先世功勋、受职、承袭、供明廷征调、贡方物,及永顺风土人情等。
战国秦惠文王二十七年(前311)置。治今四川成都市。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前285)后为蜀郡治。唐初为益州治。贞观十七年(643)分置蜀县,乾元元年(758)改名华阳县,同为成都府治。元为成都路治。明清为
宋杂税名。征于广西桂州(治今广西桂林)、昭州(治今广西平乐),岁为麻布九万零二百匹,每匹折钱五百文。绍兴五年(1135)增至每匹一千五百文,二十年减三之一。
春秋齐地。在今山东茌平县东。《春秋》僖公十五年(前645):“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丘”,即此。
又作干赖。地名。在今云南盈江县旧城。元属金齿等处宣抚司镇西路。明清皆于此置干崖宣抚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