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己
殷墟甲骨文雍己二字作合文。商王。名伷。大庚之子,小甲之弟。 卜辞中雍己之祀序是大戊、雍己、仲丁,与《史记·殷本纪》之世序雍己、太戊、仲丁不同。殷墟卜辞中列为旁系先王祭祀。雍父 相传为黄帝之臣。杵臼的创制者(《世本·作篇》)。
殷墟甲骨文雍己二字作合文。商王。名伷。大庚之子,小甲之弟。 卜辞中雍己之祀序是大戊、雍己、仲丁,与《史记·殷本纪》之世序雍己、太戊、仲丁不同。殷墟卜辞中列为旁系先王祭祀。雍父 相传为黄帝之臣。杵臼的创制者(《世本·作篇》)。
官名。北周大象元年(579)置。东京(今河南洛阳)夏官府吏部长官,掌东京六府官员选举。正四命。设小吏部上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前112西汉颍川郏县(今属河南)人。武帝时为济北相(一说济南相)。元鼎五年(前112),南越丞相吕嘉反,自请斩嘉以报。武帝遣其将卒二千人前往。兵入南越,连获小胜。后被诱深入,至离番禺四十里处遭伏击
官名。南朝梁陈置,与东冶令皆隶少府,掌鼓铸锻冶。有丞,领工徒。梁为一班。隋省并掌冶令。
陈、隋之际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俗姓王。王羲之七世孙。与兄孝实俱舍宅入永欣寺为僧。工正草书,妙传家法。远采张芝之风,近得右军(王羲之)之髓。尝不下楼四十年,书《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江东诸寺。求书者如
官名。战国魏置。《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犀首,天下之善将也,梁王之臣也。”陈奇猷注:“犀首,魏官名。”《庄子·则阳》:“犀首公孙衍。”成玄英疏:“犀首,官号也。”
书名。南宋张端义撰。端义端平中谪韶州。此书即作于韶州。三卷。所记多朝廷轶事,兼及诗话、考证。书中颂扬秦桧,并为其杀岳飞开脱罪责。
清代被编入八旗者的通称。相对于民人(汉人)而言。清制,八旗制度“以旗统人”。上自最高统治者,下至平民,莫不隶属于某佐领之下。亦称旗下。旗人户籍不同,可分为正户(即正身旗人)、另记档案人和开户人等。隶籍
杂志名。清光绪二十四年正月二十日(1898.2.10)在广州创刊。旬刊。岭学报馆印行。黎国廉总理,朱淇、潘衍桐、康伟奇等主编。以考西学源流,详西政得失为主旨。分国政、邦交、文教、武备、史学、民事、谕旨
*十二次名称之一,觜又作訾。配十二辰为亥。《尔雅·释天》:“娵觜之口,营室、东壁也。”邢昺疏引孙炎曰:“娵觜之叹则口开方,营室、东壁四方似口,故因名也。”
①西周开国大臣,南宫氏,名适。为文王谋士,牧野之战后,奉武王命“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史记·周本纪》)。②即“南宫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