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题本

题本

文书名。明代始行之上行文。即以官署名义向皇帝奏请处置有关政务、军事、钱粮、刑赏等公务而上的奏章。一律用印,其格式:纸四页一接,最后一接不用四页。每页六行,每行二十字。比奏本略大。例送通政司转内阁呈进。弘治后,以通政司请,在京各衙门有印信题本,可径自封进。清沿明制。有通本及部本之别。通本即地方督抚所上之本,因须送通政使司验看是否合式后,再呈进御览,故名。部本即在京各部院衙门等所上之本,其形制比通本略大,可不经通政使司而径送内阁,以别于通本,故名。通本末尾均附粘有内容提要,称为贴黄。部本除刑部之本外,均无贴黄。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行新政,除贺本外,内外各衙门均停用题本,专以奏折奏事。

猜你喜欢

  • 《墨经》逻辑术语。相当于推理。后期墨家把知识分为闻知、说知、亲知。说知即不受地域的限制,通过推理获得的知识。《墨子·经说上》:“传授之,闻也;方不瘴(障),说也;身观焉,亲也。”推理的原则和方法是“以

  • 夏国枢要

    书名。宋孙巽撰。二卷。记西夏“兵屯会要、土地肥硗、井泉涌涸、酋豪姓氏、名位司存、与夫城池之完阙、风俗之所尚”。元脱脱编《宋史》兼采此书。已佚。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尤袤《遂初堂书目》及《宋史·艺文志》

  • 黄沁河堤大管勾司

    官署名。金皇统三年(1143)四月,置于怀州。属都水监。掌黄河、沁水之河防事务。

  • 夏珪

    即“夏圭”。

  • 宁远卫

    明宣德三年(1428,一作五年)分广宁前、中屯二卫地置。治今辽宁兴城市。属辽东都司。清康熙二年(1663)改为宁远州。

  • 刘光祖

    1142—1222南宋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人,字德修,号后溪。乾道进士。淳熙五年(1178)召对,论恢复,谓既不可轻举,亦不应偷安,两者均为误国。光宗时任殿中侍御史,论不应以讥贬道学而起朋党之议,当

  • 随堂太监

    官名。明代司礼监置,无定员。地位低于掌印、秉笔太监。参与*批红。

  • 北部敕勒

    见“东部敕勒”。

  • 高士奇

    1645—1704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一说浙江余姚(今慈溪)人,字澹人,号江村。初以监生充书写序班。康熙十五年(1676)入值南书房,书写密谕。十九年特授翰林院额外侍讲。二十六年晋少詹事。二十八年

  • 无为县

    北宋熙宁三年(1070)分巢、庐江二县地置。治今安徽无为县。为无为军治。元为无为州治。明初废入无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