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质勒

乌质勒

?—706

突骑施汗国创立者,出身突骑施莫贺索葛啜部,本为莫贺达干,继往绝可汗阿史那斛瑟罗属下。唐天授元年(690),阿史那斛瑟罗返长安,部众拥其为主。下置20都督,督兵各7千,屯碎叶西北。次年,击败后突厥汗国默啜,克碎叶城。长寿二年(693),配合唐军破吐蕃扶持之阿史那俘子,圣历二年(699),再击默啜,移牙碎叶川,唐朝授以瑶池都督。同年八月遣遮弩朝唐,唐朝派待御史解琬持节安抚。长安三年(703),逐阿史那解瑟罗,尽并其地,复在伊丽水,弓月城置小牙,辖地北邻突厥、西接诸胡,东抵庭州。尽并斛瑟罗地。唐朝复遣解琬至其牙帐,晋封为怀德郡王。神龙二年(706)卒。

猜你喜欢

  • 布笼巴

    珞巴族崩尼部落方言音译,意为“结盟为友”。流行于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以南的珞瑜地区。旧时崩尼、崩如诸部落结盟的一种宗教仪式。结盟可在两部落间进行。首先,两部落的代表协商,达成结盟的协议后,双方定下日期。一

  • 耶律老古

    契丹开国初期将领。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亲侄。契丹族。史载其性沉毅,有勇略。自幼受养宫中,成人后追随阿保机南征北讨,多有功。阿保机登皇位时,以力拥为佐命功臣之一。后在开国之初“诸弟之乱”中,严束部下,未

  • 帕察沙布伯克

    清代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帕啻沙卜伯克、帕提沙布伯克。维吾尔语。职司巡察,缉捕违法、偷盗者,并管理监狱等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

  • 北京路

    金代地方行政建置。天眷元年(1138)以辽上京道改置,治北京路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辖大定、广宁、兴中,临潢4府、义州、瑞州、懿州、全州、锦州、兴州、泰州等7节镇州,利州、建州、庆州等3刺史

  • 思果迷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又作果迷卜咂族。洪武十三年(1380),归顺明廷。属西宁卫管辖,其地在今青海贵德南。其族分上、下2族。岁输马约50匹。盈缩不齐,时或不至。万历二十三年(1595),兵备刘敏宽前往其地招

  • 夫兄弟婚

    亦称“续嫁夫兄弟婚”、“妻兄弟婚”,俗称“转房”。女子丧夫后,须嫁给亡夫之兄弟或近亲男性的一种婚俗。此婚俗系原始社会夫方与妻方氏族或世系群成员之间存在着互有婚姻权利和义务的演变。中国许多民族曾广泛流行

  • 漠海

    见“茂海”(1331页)。

  • 大德通宝

    西夏汉文钱币名。铸于夏崇宗大德年间(1135—1139)。铜质,有大、小品,传世有“元宝”钱。

  • 沙扎沃巴

    见“沙扎”(1124页)。

  • 义从胡

    汉末曹操征调匈奴丁壮编组的军兵。建安二十一年(216),南匈奴呼厨泉单于入朝于魏,被曹操留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部众散居并州(治晋阳)六郡,由并州刺史梁习征调匈奴丁壮编为“义从胡”,分配各地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