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交河古城

交河古城

又称雅尔湖故城、雅尔和图、崖儿城。高昌都城遗址。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县西10公里雅尔乃孜沟。因地处两河相交之土崖,故名交河。汉代车师王前庭治所所在地。6世纪初麹氏高昌在此建交河郡城。唐贞观十四年(640),设交河县,属唐西州管辖。唐代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也设于此(640—658年期间)。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为吐蕃占领。后隶回鹘高昌国,设交河州。元时渐废。现存古城遗址是其鼎盛时期规模,大体为唐代遗存,南北长1000米,东西最宽处300米。城中有一纵贯南北大道,长350米,宽约10米。城内布局分3部分:大道北端是城中最高大的寺院遗址,占地5000平方米,以寺为中心,构成北部寺院区;东区南部有一所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大宅院,地上地下双层建筑,有宽大楼梯可以上下。据考察为唐初建筑,可能是安西都护府官署遗址;西区有房舍遗址。城北有一组塔群,中央是一大佛塔,上部原有塑像,今已无存,四角各有25个小塔,排列成纵横各5的方阵,总计101个。城中大街两旁尽是高厚围墙,临街房舍不见一个门窗。城外有高昌与唐代墓群。1961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萨里辉和尔

    见“撒里畏吾”(2494页)。

  • 单桓

    西域古国名。王治单桓城(今新疆乌鲁木齐一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27,口190余,兵45。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将、左右都尉、译长各1人。宣帝神爵三年(前59)始属西域都护。三国时并

  • 法师

    西夏佛教高级职称。西夏汉文本《杂字》官位部中有载。可出任功德司副使,参与译、校佛经和重大佛事活动。

  • 突厥汗国

    古汗国名。6世纪中叶至8世纪中叶,在金山(今阿尔泰山)之阳、漠北高原西建立的突厥游牧政权(552—630、682—744)。领导建立突厥汗国的是阿史那氏。西魏废帝元年(552),※阿史那土门重创柔然汗

  • 班假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甘孜藏族地区专门侍候土司的人。其职务专给土司牵马、服侍土司上马、下马、搭马鞍等。地位高于※“荒扎”(小头人),低于※“顶骨”(佐相、大头人),由有战功的“荒扎”或有成绩的村长升任。土

  • 邽戎

    古族名。西周时居今甘肃天水。秦武公十年(前688),秦伐邽、冀戎,初设县。后徙其一部于陕西关中渭南,以其原居地设上邽县(治今甘肃天水),于迁居地置下邽县(治今陕西渭南县北下邽镇东南)。族亡。

  • 聂延城

    即“乃颜城”(38页)。

  • 大金川

    地名。即今四川金川县。位于大渡河上游。其南为三阿坝、三鄂罗克土司牧地,西北为单东土司,西南为属明正司,东为小金川。隋唐为金川夷部,曾置金川县,垂拱(685—688)初,没于吐蕃。明代封金川寺僧为演化禅

  • 纳汝

    部分纳西族的自称。“纳”意为“大”、“黑”;“汝”意为“人”或“族”。他称“摩梭”。主要分布在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边、盐源等县。详见纳西族(1269页)。

  • 韩均

    ?—475北魏大将。字天德。安定安武(今甘肃镇原县西南)人。匈奴破六韩氏(后改为韩氏)。太子少师※韩茂子。善射,有将略。初为中散,赐爵范阳子,加宁朔将军。迁金部尚书,加散骑常侍。兄韩备卒,无子,袭爵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