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刘小亭

刘小亭

1843—1924

近代书画家。名陈,字世贤,别号东阜老人。天津市人。回族。幼习诗书,曾学画于陈青立、史源绪诸名家。中年游历名山大川,随意作画。光绪中曾充奉天提督左宝贵幕友,随军赴东北。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中,左宝贵壮烈牺牲,曾为其收殓,伴其灵柩而归。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之变后,居津西郊大园村,以书画自娱。善诗,工书画篆刻。能将书画、笔墨技法、构图融为一体。画,善山水,远追宋之董源、巨然及元代倪瓒等四大家,笔锋挺秀、气韵沉厚、高古淡雅,既注重传统笔法,又富写实,创新意境。晚年其画多属娄东派。作品颇多。遗作多收入天津《玲珑画报》。近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穆云谷,顾叔度等,皆其入室弟子。

猜你喜欢

  • 壮傣语支

    又称台语支,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语支之一。它包括中国的壮语、布依语、傣语和海南省的临高语。在国外,有泰国的泰语,老挝的老挝语、缅甸的掸语、傣痕,越南北部的岱语、侬语和土语,印度东北部的坎提语和已消亡的

  • 也先铁木儿

    ?—1323元朝大臣。又译也先帖木儿。蒙古许兀慎氏。淇阳王※月赤察儿第五子。初任宿卫,兄��头卒,嗣爵淇阳王,累官知枢密院事。英宗至治三年(1323),与御史大夫铁失等阴结

  • 伯克制度

    旧时新疆维吾尔族的封建统治制度。“伯克”原为突厥语,意为“王”、“首领”、“头目”、“统治者”、“官吏”、“老爷”、“先生”。后为维吾尔族所沿用。一般认为唐代文献中的“匐”,即其异译。为世袭官号。大小

  • 乌兰古木

    清代地名。又译乌兰固木。位于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西北(即今蒙古境内乌兰固木)。清初为准噶尔部辖地。以其肥沃,宜耕种,噶尔丹统治时期曾为准部屯耕地。康熙三十六年(1697)噶尔丹病死后,并于清。清朝政府遣

  • 叆阳

    地名。明辽东著名边堡。位于风城北128里,南距抚顺城350里。明成化四年(1468)设,为控御女真入境的战略要地。万历初,辟为马市。有城1座,周3里许,西、南各1门,西1廓城,周1里许。明设守备官镇守

  • 万汗

    见“王台”(200页)。

  • 仙鹤寺

    伊斯兰教著名古寺之一。因其平面布置非左右对称,屈卷为仙鹤状,故名。在江苏省扬州,临近运河。唐宋时期,扬州为我国对外贸易重要港口,阿拉伯、波斯等国穆斯林来此经商者很多。据《图书集成·杨州府祠庙考》记载,

  • 叙南安抚司

    见“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1705页)。

  • 嘎仙洞

    大兴安岭北段顶巅东侧的一个天然石洞。“嘎仙”,亦作“嘎珊”、“嗄新”、“嗄辛”等,鄂伦春语音译,词义未详。一说为满语音译,意为“屯”或“乡村”,昔对鄂伦春族居住的自然村(屯)之称呼。该洞位于内蒙古鄂伦

  • 阿徒罕

    ①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意为“采薪之子”。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温迪罕阿徒罕。 ②(1056—1120)金初将领。温迪罕(痕)部人。女真族。温迪罕氏。年17从完颜撒改、完颜斡带等统一女真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