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马架子房。赫哲语音译。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马架子房本为汉族旧时的一种简陋住屋。分布松花江中游的赫哲人在300年前已有居屋,但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人至19世纪末,才较普遍地住马架子房。有的地区只在冬天住,夏天仍住※撮罗昂库。搭盖与一般草房基本相同,即以土坯为墙,房顶有檩、椽子,上盖茅草;但式样有异,即其山墙皆坐北朝南,门开于南山墙,门的两侧各有一小窗。室内无隔墙,有的只在西边搭炕,有的东、西两边皆搭炕,灶设在火炕南端。解放后逐渐消失。
马架子房。赫哲语音译。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马架子房本为汉族旧时的一种简陋住屋。分布松花江中游的赫哲人在300年前已有居屋,但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人至19世纪末,才较普遍地住马架子房。有的地区只在冬天住,夏天仍住※撮罗昂库。搭盖与一般草房基本相同,即以土坯为墙,房顶有檩、椽子,上盖茅草;但式样有异,即其山墙皆坐北朝南,门开于南山墙,门的两侧各有一小窗。室内无隔墙,有的只在西边搭炕,有的东、西两边皆搭炕,灶设在火炕南端。解放后逐渐消失。
参见“南夷校尉”(1593页)。
即“烽上王”(2106页)。
“仆瓦泼”(318页)。
?—1665清代云南临安府瓦渣哈尼族首领。顺治十六年(1659),归附清朝,授瓦渣长官司副长官世职。康熙四年(1665),附王翔(又作王朔,哈尼族)、禄昌贤反抗清廷改土归流,被官军执杀。职除,改土舍。
见“西夏文大藏经”(714页)。
清代对八旗满洲、蒙古、汉军的一种称法。与※内务府三旗、王公府属包衣五旗对称时用之。以内务府三旗等视为“内”,故称之为“外八旗”。嘉庆(1796—1820)时,内务府属南苑所设总尉1人、防御8人、骁骑校
辽道宗孝文皇帝耶律洪基年号。1055—1064年,凡10年。
见“罗布桑纳木札勒”(1424页)。
见“拓跋弘”(1356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诸冬河卫、珠敦河卫。永乐十三年(1415)十月,与忽鲁爱等三卫同时设立,以长家等人为指挥同知等官。在今吉林省辉发河上游支流珠敦河流域。武宗(1505—1521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