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京

南京

地名。中国历史上首都或陪都的建号。所在因朝代或时间不同而有异。我国少数民族建号南京的有:①渤海王国五京之一。大钦茂为王时(737—793)建,以地在渤海国南境,故名。故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但有在该道新昌附近、咸镜北道镜城、我国吉林珲春县等多说。渤海亡后废。 ②辽五京之一。会同元年(938)升幽州建号,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隅的宣武区一带。辽初置之南京在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区,设于天显三年(928),因辽太宗下诏将东丹国(原渤海国)民南迁,将东丹王城迁置东平郡(郡治故址即今辽阳市老城区),郡地时位辽境之南,便升东平郡为南京。10年后,辽得幽蓟16州地,境域扩大,原南京已在辽境东,改名东京;幽州在辽境南,升为南京。重熙十三年(1044)辽兴宗升云州(治今山西大同市)为西京后,南京为辽五京之一。辽南京道治所设此。所置地方行政机构曰幽都府(开泰元年改称析津府)。时城方圆36里,8门。金初复燕京之称,贞元元年(1153)改称中都。 ③金五京之一。贞元元年建,故址即今河南开封市。金初曾将平州(治今河北卢龙县)建号南京。天辅七年(1123)金太祖按与北宋所订协议,将所取辽燕京(即南京)6州地予宋,因以平州为南京。天会三年(1125),金太宗复取燕京,次年废平州南京称号,仍称平州,时金兵正南进,未再定南京之地。皇统二年(1142),金宋和议成,划淮河中流为界,海陵王在贞元元年迁都燕京时,遂改汴京(今河南开封市)为南京。金南京路治所设此。所置地方行政机构曰开封府。贞祐二年(1214),金避蒙古军兵锋,迁都于此。此外,我国历史上建号南京的还有:唐至德二年(757)以蜀郡(治今四川成都市)曾为唐玄宗避安禄山之乱驻地,升为成都府,建号南京,上元元年(760)废京号;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因宋太祖在周末曾为宋州(后升为应天府,治今河南商丘县)节度使,建号南京,金亡北宋后,南宋高宗于南京即位,即此;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即位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建号南京(以欲定都北宋都城开封,故名,后一度改称京师),清初废京号,但仍习称南京,1927年中华民国政府定都于此,又正式定名南京,相沿至今。

猜你喜欢

  • 贡唐·丹白准美

    1762—1823拉卜楞寺贡唐仓第三世活佛、学者。又称衮秋丹白准美。生于英武乡浪坎木村(今甘南藏族自治州美仁乡得合茂村)。出身贫苦农民之家。5岁入扎西曲岭之佐格寺。7岁被确认为二世贡唐仓活佛转世灵童,

  • 巴洼族

    见“巴哇簇”(410页)。

  • 委兀慎

    明代东蒙古右翼部名。又译“畏吾儿沁”、“委兀儿趁”、“威兀慎”、“威武慎”等。原为西蒙古※乜克力部的分支,即畏兀儿近族。成化(1465—1487)初,其首领癿加思兰、亦思马因、亦不剌等率该部入居河套地

  • 阿帕克霍加麻札

    见“阿帕克和卓墓”(1245页)。

  • 思答节

    明代乌思藏地名。在今西藏拉萨市东北郊。永乐七年(1409),其寨官三夺儿三竹朵尔只与必力工瓦国师端竹监藏等,遣使入朝贡马及方物等,获赐钞、币、袭衣等。

  • 撞丁

    南宋壮族兵丁称谓。亦称撞军。《续资治通鉴》卷110提及:绍兴二年(1132)闰四月,“会张宪与撞军统制王经皆至, (杨)再兴屡战,又杀(岳)飞之弟翻”。证明当时“撞军”曾隶属于岳飞部。又李曾伯《可斋杂

  • 梅那国

    西夏国号。甘肃安西榆林窟第15窟西夏文题记有“南方阇普梅那国”之称。或为党项人民称谓minyak之对音。

  • 大牂夷种羌

    羌的一种。居今川西和青海省东部,有夷有羌。东汉永元六年(94),首领造头率种人50余万口从蜀郡徼外内属,东汉政府拜造头为邑君长,赐印绶。

  • 犯屯

    清代遣往新疆犯人之屯田。又称遣屯。乾隆二十一年(1756),首置于哈密塔勒纳沁。后巴里坤、乌鲁木齐、昌吉、玛纳斯、乌苏、精河、伊犁等地亦相继创设。遣犯每人授田12亩,官府按兵屯之半发给牛具、种籽。每岁

  • 嘎脑

    苗族自称之一。苗语译音。亦译作“代脑”。史称黑苗、短裙苗等。讲苗语黔东方言。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舟溪、丹寨、雷山等地。详见※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