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吉利吉思

吉利吉思

古族名。元明时对柯尔克孜族先民之称呼。又译乞儿吉思、乞咬契、怯里吉思、纥里迄思等,蒙古语复数形式为乞儿吉速惕。汉称坚昆,魏晋称结骨,唐称黠戛斯,辽称辖戛斯,宋称黠戛司。居地在谦谦州以北的叶尼塞河流域,阿浦水(今阿巴坎河)与玉须水(乌鲁克木河)之间。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居庐帐,逐水草游牧,冬季跨木马(雪橇)打猎。境内有城镇,间有农田,手工业也有一定发展。元太祖二年(1207),术赤北征林木中百姓,其首领遣使归降蒙古。十三年(1218),因拒绝遣兵镇压吐麻部起义,被术赤征服,分成九千户。成吉思汗死后,为其第四子拖雷及其妻唆鲁禾帖尼领地,后传给幼子阿里不哥。至元七年(1270),元世祖派刘好礼任吉利吉思等五部断事官治理该地。后部分吉利吉思人被迁至今东北松花江流域和北京、山东等地,融合于当地民族。明代曾属瓦剌管辖,部分受瓦刺排挤迁至楚河、塔拉斯河流域。明末清初,曾一度臣服于喀尔喀蒙古札克萨图汗属部阿勒坦汗,后隶属于准噶尔。其称呼逐渐为布鲁特所代替。

猜你喜欢

  • 东土默特

    参见“土默特部”(70页)。

  • 呵

    契丹传说中的远古国主。见载于《契丹国志》。常居穹庐,有事方出,戴野猪头,身着野猪皮。后因其妻将猪皮窃走,不复在。

  • 监户

    金代的户类之一。凡没入官的良人,隶宫籍监为监户。

  • 西夏地理考

    书名。清徐松撰。未见传本。邓衍林《中国边疆图籍录》据《顺天府志》载,谓见于沈蚖《落帆楼文集》卷二《与徐星伯书》,云其书未刊。

  • 大蔑孤

    “蔑孤”,契丹语,又译作“蔑古”。是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诸宫卫与其它部族下置石烈。大蔑孤为※五院部下之一石烈

  • 加衣

    藏语音译,即薅锄。四川甘孜藏区康定地方的一种生产工具。锄为木质,长约5寸、宽2寸,尖嘴。锄柄为一自然长成的2尺左右长的木钩,将钩固定在锄的尾部。用来薅青稞地里的杂草和松土。

  • 兴定宝泉

    见“交钞”(875页)。

  • 沃偏

    黎语音译,意为“做私己”。解放前海南岛保亭、乐东、白沙3县毗邻黎族“合亩”(一种原始家族公社残余组织)地区对个别家庭从“合亩”中抽出自己份额的土地(进行私耕私收)之称谓。“合亩”的耕地通常包括“合亩”

  • 奥失部

    唐代奚(又作库莫奚)族部落名。是称见于《新唐书》。《五代会要》记为奥质部;《新五代史》记为粤质部。活动于饶乐水(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南部一带。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奚族部落联盟首领※可度者

  • 大月氏

    西域古国名。西汉文帝(前180—前157年在位)初年西迁之月氏所建。时月氏迫于匈奴冒顿单于的攻击,自敦煌、祁连间迁至塞种地区(今新疆伊犁河流域一带)。文帝后三年(前161)前后,复遭匈奴老上单于与乌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