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百越”(747页)。
见“恤品路”(1724页)。
即指今“阿里三围”地区。详见“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355页)。
公元3—9世纪居住在中国新疆操印欧语的居民使用的一种古代文字。20世纪初发现于新疆的库车、焉耆和吐鲁番等地。它所记录的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的东支。由于这种语言过去很长时间被认为是“吐火罗语”,所以这
渤海王国置。为扶余府扶州所辖四县之一(旧有说为仙州属县)。县治故址在今吉林省农安县,亦有他说:或说为该省四平市西一面城古城;一说在怀德、梨树县一带;旧还有说在今辽宁开原县境或其以北地。辽灭渤海后,部分
见“诸抹”(1951页)。
见“敖昌兴”(1795页)。
见“马文义”(163页)。
北凉段业年号。399—401年,凡3年。
即“韦昌辉”(2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