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屠各

屠各

匈奴诸部之一。又作“休屠”、“休屠各”,俗称“屠各胡”。西汉时,驻牧于武威(治今甘肃武威)等西北边郡一带,由休屠王统领。武帝元狩二年(前121),与昆邪(又作浑邪)部同为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所败,丧师数万,失※“祭天金人”,恐单于治罪,欲降汉,后违约,为昆邪王杀。部众被并降汉,徙置于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塞外,因其故俗为五属国,汉置都尉、丞、侯、千人等职治之。休屠王子日䃅没入官,输黄门养马,因谨慎自守,深受器重,以休屠作金人为祭天主,汉帝赐姓金氏。※金日䃅及其后裔在汉朝历任要职,数人受封侯。东汉年间,屠各部众屡起事。灵帝中平五年(188),乘中原内乱,攻西河、并州,结右部䤈落攻杀南匈奴羌渠单于。东汉末,被卷入中原群雄混战。献帝初平四年(193),与袁绍军战于常山。建安四年(199),击杀公孙续。十九年,为曹操军败于高平,部众溃散。西晋时复兴,统领入居塞内的19部,为单于。以并州屠名为最著,惠帝永兴元年(304), ※刘渊迁都左国城,即汉王位,建汉(后称※前赵)政权。

猜你喜欢

  • 营官

    清代驻西藏边界的藏族僧俗官员。分边缺营官、大缺营官,均五品;中缺营官,六品;小缺营官,七品。因驻地与外藩接壤,有约束民众、稽查出入之责。乾隆五十八年(1793)规定:边缺营官于任期3年内,办理妥善,驾

  • 卫藏

    藏语音译。地区名。西藏地区之别称。旧时将西藏分为阿里、卫(前藏)、藏(后藏)和康(又称喀木)四部。有时又合称卫及康区西部两地为“卫”;阿里、藏两部为“藏”,故总称卫藏。元、明两代称乌思藏,清译“卫”,

  • 迭儿列斤蒙古

    见“都儿鲁斤”(1817页)。

  • 西夏国志

    书名。清洪亮吉撰。清张之洞《书目答问》称16卷,未见传本。《清朝续文献通考·经籍考九》及《清史稿·艺文志二》有著录。丁晏《西夏书事》跋与民国胡玉缙《西夏纪》序都称此书未成。

  • 凤瑞

    清代文士。满族。字桐山。7岁能诗,初隶李鸿章麾下,充笔帖式。积功历官武职。卒,赠将军。著有《老子解》、《如如老人灰余诗草》、《梦花馆诗存》,辑有《浙江八旗殉难录》。

  • 忽林答胡土

    见“乌林答胡土”(348页)。

  • 威武慎

    见“委兀慎”(1454页)。

  • 伍遵契

    约1598—1698清代伊斯兰教经师。字子先。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回族。幼习儒学,曾中秀才。后承家教,研习伊斯兰教义。成年时,就学于山东济宁常志美门下。学成,先后在南京、苏州、镇江等地清真寺讲学传教

  • 五拉

    唐代吐蕃对五种执事者的统称。藏文称“拉阿”。“拉”,原义为“高尚”或“上”,即后来意为“上师”喇嘛的“上”。在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制订社会规范时,此“拉”字应做“首脑”解为妥。据《德乌佛教史》载,“五拉”

  • 僚人

    “僚”音“佬”。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泛称。与古代百越族系及今壮侗语族诸民族有密切渊源关系。有乌浒僚(乌武僚)、俚僚、蛮僚、守宫僚、南平僚、鸠僚(后作葛僚、仡僚、仡佬)、夷僚、土僚(都僚)、飞头僚等名称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