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张格尔

张格尔

1790—1828

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一译札罕格尔。又称张格尔和卓、张格尔条勒。维吾尔族。喀什噶尔(今喀什)人。大和卓木※布拉呢敦孙,萨木萨克次子。自幼居浩罕。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纠众百余人侵南疆图舒克塔什、喀浪圭、乌帕拉特卡伦,进逼喀什噶尔,为领队大臣色普征额所败。道光四年(1824)八月,集众200余人,自阿赖岭入境,抢劫乌鲁克卡伦,复被击败,逃布鲁特(今柯尔克孜)。后得浩罕玛达里汗许诺,派兵数千协同夺取喀什噶尔。次年,伙同布鲁特萨雅克部落首领汰劣克,于阿克密依特歼清喀什噶尔帮办大臣巴彦巴图军。六年(1826)夏,率浩罕及布鲁特兵500余人,裹胁维吾尔族民众万余人先后攻陷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今莎车)、和田4城,并在喀什噶尔建立政权,自称赛义德·张格尔·苏丹。恣意烧杀抢掠、奸淫妇女。后为清伊犁将军长龄、陕甘总督杨遇春、山东巡抚武隆阿所领陕西、甘肃、吉林、黑龙江兵败于浑巴什、柯坪、洋阿尔巴特、沙布都尔、阿瓦巴特。七年,所据四城相继为清军克复,流窜于木吉、阿赖、拉克沙、达尔瓦斯诸地。后中长龄计,误以官兵全撤,喀城空虚,于年底,率步骑500,由开齐旧路潜入阿尔图什,遭清提督杨芳、喀什噶尔阿奇木伊萨克伏击,逃喀尔铁盖山,被清军执送北京,处死。

猜你喜欢

  • 永宁寺

    北魏都城洛阳佛寺。北魏熙平元年(516),遵灵太后胡氏之命建,位于洛阳城内太极诸殿前阊阖门南一里御道西。寺东有太尉府,西对永康里,南界昭玄曹,北邻御史台。寺中有九层浮图一所,架木为之,举高90丈,(一

  • 清孝端文皇后

    1599—1649清太宗皇太极皇后。名哲哲。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内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女。明万历四十三年(1614)四月,由皇太极亲迎至辉发扈尔奇山城,成礼。崇德元年(1636),册封为皇后,正位中

  • 黑苗

    苗族的一支。名称始见于明代。以其衣裙多藏青色而得名。自称“模”、“毛”之清化音,部分地区自称“嘎脑”(苗语译音)。操苗语之黔东方言。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及桂北、安顺地区及湖南靖县等地。详见“苗族”(133

  • 柯尔克孜文

    我国柯尔克孜族使用的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柯尔克孜语分南北两个方言,其文学语言是在北部方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柯尔克孜族历史上曾使用过突厥文,信奉伊斯兰教后,开始采用阿拉伯字母——新疆突厥语族民

  • 把儿孙

    ?—1530明代蒙古朵颜卫领主。成吉思汗部将※者勒篾(折里麦、济拉玛)后裔,朵颜卫都督※花当次子。受明封指挥同知。勇猛善战,常联合察哈尔部袭击明境。正德十年(1515),因数请明朝加赏未遂,率千余骑毁

  • 慕容泓

    ?—384十六国时期西燕建立者。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前燕国君※慕容儁子,※慕容暐弟。前燕光寿三年(359)封济北王,后为苻秦北地长史。建熙十一年(370),前燕为前秦所灭,与暐及

  • 札鲁花赤

    见“札鲁忽赤”(435页)。

  • 载瓦语

    我国云南省自称载瓦的景颇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陇川、瑞丽、盈江、梁河等县,少数散居在怒江、保山、临沧、思茅等地。使用人口7万左右。在国

  • 按巴坚

    见“耶律阿保机”(1325页)。

  • 宁赞碑

    隋代钦州乌武僚(壮族先民)首领宁贙的石刻墓碑。宁贙(573—608),字翔威,宁长真之弟,世袭钦州土官。此碑刻于隋大业四年(608)。楷书汉字。分33行,每行39字,共计3267字。内容记述宁赞之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