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房琯

房琯

697—763

唐朝大臣。字次律。河南人。一说为鲜卑房氏(屋引氏);一说其先世房乾本出清河房氏,晋初使鲜卑,留而不遣,后裔随北魏南迁。唐正谏大夫、平章事※房融之子。少好学,以荫补弘文生,隐居陆浑山(今河南嵩县东北),唯读书为事十余载。开元十二年(724),作《封禅书》上献,被中书令张说奏为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同州冯翊尉,寻去官,举任县令科,授虢州卢氏令。二十二年(734),拜监察御史,坐鞫狱不当,贬睦州司户参军。历慈溪、宋城、济源县令,兴利除害,颇著能名。天宝元年(742),拜主客员外郎,后迁试主客郎中。五年(746),擢试给事中,赐爵漳南县男。后贬宜春太守,历琅邪、邺郡、扶风三太守。十四年(755),征拜左庶子,迁宪部侍郎。次年,玄宗避安史之乱于蜀,琯至普安郡谒见,拜为文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随玄宗至成都,加银青光禄大夫。其年八月,奉使灵武,册立肃宗,参预军国机务。寻持节为招讨西京,防御蒲潼两关节度使,兵分三路趋长安,师至便桥(即咸阳桥,今陕西咸阳市东南渭河上)战败。至德二年(757)贬为太子少师。十一月,从肃宗还京师,加金紫光禄大夫,进封清河郡公。乾元元年(758),出为邠州刺史,到任后,举陈令式,令州县恭守,又缉理公馆,僚吏各归官曹,颇著政声。次年,征拜太子宾客。上元元年(760),改礼部尚书,历晋州、汉州刺史。史称其“有远器,好谈老子、浮屠法,喜宾客,高谈有余,而不切事”。宝应二年(763),拜特进、刑部尚书。八月,病卒于阆州僧舍。赠太尉。

猜你喜欢

  • 雅

    壮语音译。壮族女巫称谓。亦称“都雅”。意为“巫婆”、“鬼婆”。流行于广西。其年轻时常被推选为“囊海”(扮月姑),到中老年后就自称能通鬼神,附近民妇遂带着米、钱、鸡等来向其问卜,久之便成为职业或半职业的

  • 胥溪河

    古运河名。春秋末年伍子胥率吴师伐楚时在太湖上游地区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据《天下郡国利病书》引《东坝考》:“春秋时,吴国阖闾伐楚,用伍员(伍子胥)讨,开河以运粮,今尚名胥溪河。”从太湖西南与长江沟通。

  • 瑞昌

    ?—1861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姓钮祜禄氏。骑都尉敖德六世孙。嘉庆二十四年(1819),授銮仪卫整仪尉。道光时,官至正白旗汉军副都统。咸丰三年(1853),迁吉林副都统,授杭州将军,奉命率盛京官兵

  • 黑劳赤

    见“火落赤”(393页)。

  • 蔡大愚

    1874—约1930辛亥革命志士。字冰吾。四川成都人。回族。早年习经,曾留学日本政法大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回国,主张创办新学,普及教育,改良宗教。曾任嘉定中学教务长,上海中国公学教员、并创办北

  • 济宁王

    元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元贞元年(1295),弘吉剌部主德薛禅后裔蛮子台驸马受封。

  • 罗卧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拉乌。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弥勒、镇沅、祥云、西畴、罗平、金平、元阳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明悉腊

    吐蕃大臣。又作名悉腊。娘氏人,唐时译作“明氏”。吐蕃赞普赤德祖赞(704—755年在位)时任御史及政令。晓书记,通汉文,久居长安,致力唐蕃和好。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奉赞普命,赴唐求婚,至长安,受

  • 土把事

    官名。始于元代,为土知府帐下小土官。明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如四川省马湖土府、龙州,云南省寻甸军民府,以当地头目充任此官,协助土知府作诸杂事。

  • 马牧城

    见“西强城”(7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