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拉布寺

拉布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称多县。藏语称“嘎登郭囊谢舟派吉楞”,意为“具喜显密讲修兴旺洲”。为玉树地区格鲁派大寺之一。宗喀巴弟子代玛堪钦元登巴奉师意,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在原有萨迦派小寺基础上改建为格鲁派寺院。宗喀巴赠其头发、衣饰等物作塑佛像之装藏物,并赠度母像1尊;明朝赐护法像1尊和禅杖等法器。清道光(1821—1850)年间,该寺活佛吉热多杰入京朝觐,被任命为拉布族百户,掌当地政教事务。同治三年(1864),清敕赐小金匾1块。十二年(1873)通过西宁办事大臣又赐“普济寺”匾额。自此该寺兴旺,辖有子寺18座。该寺建筑宏伟,居玉树各寺之首。原有大小殿堂21座,僧舍120院,寺僧500余人,有大小活佛15人。寺中财产集中于该寺代玛堪钦元登巴系统(该寺寺主活佛,共传15世)德吉活佛、堪钦活佛。该寺原设赤哇法台1人,从寺内活佛中选任,总揽全寺政教事务,与诸活佛、和本部落百户、副百户组成赤哇会议,为全寺最高权力机构。下设僧官、总管家、堪布、翁则、百班(兼任百户)、血索等,分别掌管寺规之执行、经文学习、领诵经文、经商事宜等。

猜你喜欢

  • 婆莴部

    见“婆莴室韦”(2128页)。

  • 雅塔安嘎

    见“恩克那力纠哈汗”(1871页)。

  • 贡桑珠尔默特

    ?—1876清代蒙古族王公。阿拉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阿拉善旗札萨克和硕亲王囊都布苏咙子。道光二十四年(1844),受命袭父爵。咸丰二年(1852),以铁完库里和卓等窜扰天山南路卡伦,偕内外札萨克汗、

  • 旄牛羌

    ※西羌的一支。又称越巂羌。以盛产牦牛而得名,毛可为毦,是贵重物品。原居河湟间。秦献公初立(前384),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甘肃渭源),诸羌畏秦之威,相率外迁,徙居越巂水下游。武帝元鼎六年(前111

  • 鄂申

    1624—1693清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禄氏。号巴图鲁。世居英额地方。崇德五年(1640),从军围明锦州,克松山。七年,随大将军饶余贝勒阿巴泰征明至山东拔临清州。顺治元年(1644),随睿亲王多

  • 父子连名制

    以子女名同父名世代相连的命名制度。发生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时期,盛行于父系氏族公社确立之后。其时,父系家长从维护自己和子女的权益出发,利用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所处的优势地位,变※母女连名制为父子连名

  • 元乐尚

    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拓跋鲜卑元氏。河南洛阳人,开府元晟次女。年15,被选入宫,拜为贵妃。大象元年(579)七月,立为天右皇后,二年二月,改封天右大皇后。大定元年(581),赟卒,出俗为尼,改名华胜。至

  • 吐蕃敦煌历史文献

    敦煌及新疆米兰等地发现的唐代吐蕃文献。又称敦煌本吐蕃历史文献、吐蕃历史文书。其中多数是佛教抄本佛经,以大乘无量寿经为最多,另有关于田亩、文学、历算、卜文及编年史、绘画、医书等文献。字体已有行、楷之分,

  • 卓特巴

    ?—1692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乌巴岱长子。号达尔玛什哩。康熙十四年(1675),遣使贡于清。二十五年(1686),以札萨克图汗成衮与土谢图汗察珲多

  • 乌珠留若鞮单于

    ?——13汉代匈奴单于。挛鞮氏。名囊知牙斯。※呼韩邪单于子。※车牙单于弟。先任右贤王。后任左贤王。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兄死,嗣单于位。先后遣子右股奴王乌鞮牙斯、左於駼仇掸王稽留昆入侍汉。哀帝建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