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敌烈部

敌烈部

辽金时东北部族名。又作敌拉、迭烈、敌剌、迪里、迪烈子、敌烈得(德)、迪烈得(德)、迭烈德、达里底、德哷勒。始见于《辽史》,辽太宗天显五年(930)“敌烈来贡”为最早记载。族属一说属突厥语系民族,源于※丁零、※铁勒(或※高车)之一部,唐时称拔野古。其活动地域在今克鲁伦河中游一带。时有8部,史称“八部敌烈”,或“敌烈八部”(一说“八部”为泛称,非确指,为“诸部”之意)。经济以畜牧为主,盛产马、驼。※契丹常将其与※乌古部合称为乌古敌烈部。辽穆宗应历十五年(965)前后被契丹降服,然时叛时服,契丹将部分俘户置部,辽圣宗34部中有北敌烈部、迭鲁敌烈部,即“圣宗以敌烈户置,隶北府,节度使属乌古敌烈统军司。”尚有敌烈皮室军。北面军官中置有“敌烈军详稳司”、“敌烈皮室详稳司”等署衙。原部为辽属国,对辽朝贡无常。辽置迪烈德国王府以治。寿昌二年(1096),徙敌烈、乌古部于乌纳水,以扼北边之冲要。辽末附金,东徙,金设乌古敌烈统军司统辖。金末元初,逐渐与女真人、蒙古人融合。

猜你喜欢

  • 巴延蒙克

    见“伯颜猛可”(1092页)。

  • 右江道

    壮族地区古行政建制。①宋置,治所在横山寨(今广西田东),属邕州(治所在今南宁市),统辖右江诸羁縻州县峒,计有思恩州(今平果北)、鹣州(上林)、思诚州(大新)、勘州(田阳)、归乐州(百色)、武峨州(今属

  • 荣僧

    元代书法家。字子仁,回回人。先世本西域人。曾登进士,官至江浙行枢密院经历。工书,师虞永兴,尤擅楷书。

  • 博布

    门巴族妇女服饰。门巴语音译,意为“披挂在背部的整张毛皮”。相传唐代文成公主入藏时背披毛皮,当地妇女竞相仿效,后相沿成俗。一般为牛犊皮,岩羊皮或麂子皮等,以周围有白毛者为佳。民间以为妇女出门必须披挂此物

  • 达鲁花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答鲁花赤”、“答鲁合臣”、“达鲁噶齐”。《元朝秘史》释为“镇守官”。蒙古汗国初始置,《元史·太祖纪》:“定西域诸城,置达鲁花赤监治之”。管军民,掌印玺,行总辖监治之职,为众官属

  • 库野

    见“苦夷”(1330页)。

  • 真定

    见“真宝”(1818页)。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左翼左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札布噶河源。东至烘乌,接本部右翼后旗界;西至膏林塔拉,接本部中后旗界;南至莫霍尔噶顺,接军台及本部右翼右后旗界;北至哈喇乌苏,接本部中左旗界。有佐领2。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旗主

  • 树葬

    葬式之一。亦称“风葬”。将死者置于树上任其风化。中国东北、西南、西北、华东地区一些民族曾有此葬俗。《魏书·失韦传》、《周书·异域上》、《隋书·地理志》、《西域图志》、《滇南新语》、《百苗图》以及台湾《

  • 马联元

    1841—1903清代伊斯兰教学者。字致本,新兴(今云南玉溪)大营人。回族。著名阿訇马学宽之子。幼随父学习伊斯兰经典、阿拉伯文和汉文。曾随舅父马仁山到麦加朝觐,留居土耳其、伊拉克、埃及、印度等国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