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国昌

李国昌

?—883或887

唐末节度使。本姓朱耶(一作朱邪),名赤心,西突厥别部沙陀人。祖籍陇右金城(治今甘肃兰州西北)。阴山府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朱耶执宜之子。初袭父职。曾与唐将联兵击回鹘,破石会关,平潞州,迁朔州刺史,仍为代北军使。宣宗大中(847—859)初,迁蔚州刺史、云州守捉使。咸通十年(869),为太原行营招讨、沙陀三部落军使,从康承训击败庞勋起义军,以功赐姓名李国昌,字德兴。升单于大都护、振武节度使(一说入为金吾上将军,进大同节度使,改鄜延节度使,徙振武节度使,进检校司徒)。越3年,徙云州刺史、大同军防御使(一说此事系于乾符三年或五年),称疾拒命。乾符五年(878),出师攻党项,为吐谷浑所袭,退保神武川。广明元年(880),为唐军所败,与子李克用等北逃鞑靼。中和二年(882),因克用被召为代州刺史以镇压黄巢起义军,遂率族自鞑靼归代州。次年,克用镇太原,表其为代北节度使(一作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检校司徒、代州刺史、蔚朔等州观察使)。不久,卒。其孙后唐庄宗李存勖即帝位后,追谥为文皇,庙号献祖。

猜你喜欢

  • 巴东蛮

    南北朝时巴东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古泛称※荆蛮。※廪君或※槃瓠之后裔。分布在今四川奉节一带。其居地深山险阻,人迹罕至。南朝宋大明(457—464)中,与建平、宜都、天门等郡蛮同举兵。太宗、顺帝

  • 德宁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治所德宁县(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北)。蒙古国建立前,汪古部世居该地。元代汪古部贵族赵王于黑水(今艾不盖河)北岸修建以王府为中心的新城(俗称赵王城),定名静安县,为静安路

  • 思果迷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又作果迷卜咂族。洪武十三年(1380),归顺明廷。属西宁卫管辖,其地在今青海贵德南。其族分上、下2族。岁输马约50匹。盈缩不齐,时或不至。万历二十三年(1595),兵备刘敏宽前往其地招

  • 杨铭

    见“哈铭”(1630页)。

  • 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

    见“定边左副将军”(1529页)。

  • 阿旺朋措隆珠

    清代青海瞿昙寺高僧。藏族。出生于云哇。曾在扎什伦布学习《释量论》,于哲蚌寺学习五部大论,在敏珠林寺德敦法师处聆听教诲。被噶丹颇章委任为参卓堪布。返回多麦,任瞿昙寺堪布多年,于该寺修建4座佛殿。

  • 岛夷

    ①古族名。《史记·夏本纪》作“鸟夷”。始见于《尚书·禹贡》。分布在古冀州、扬州境内,即今我国东部沿海及附近岛屿。或说冀州岛夷为“东北之民”,扬州岛夷在“南海”。居冀州境内的以猎捕鸟兽为生,穿皮衣,称“

  • 绰尔济墨尔根

    清代蒙古族著名外科医师。后金天命(1616—1626)中,归附努尔哈赤。善于正骨治伤,以敷药、裹疗等办法治疗箭伤。医术高超。正白旗先锋鄂硕与敌作战,中矢垂危,他为之拔镞,敷药,伤愈。都统武拜身中30余

  • 益西约

    吐蕃※达磨赞普后裔。又名天喇嘛益西约,简称“拉喇嘛”(即天喇嘛),汉译“智光”。初名阔日(一说松埃),又名“提瓦热咱”。因阅读先祖史籍,遂将政权交其弟,决心出家,开王族弃政为僧之例。宋至道二年(996

  • 锡克沁千佛洞

    见“西克辛佛教寺院”(7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