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毗伽可汗

毗伽可汗

684—734

唐代后突厥可汗。又作苾伽可汗。名默棘连,又作默矩。阿史那氏。※颉跌利施可汗子,※阙特勤之兄。神功元年(697),拜大度设,史籍作右厢察,又作“小杀”,随其叔※默啜东征西战,出兵25次,身经13战,皆立战功。开元四年(716),默啜死,阙特勤杀默啜之子移涅可汗,拥其为汗,称圣天子毗伽可汗。即位后,为安内抚外,以巩固统治,任阙特勤为左贤王,专掌兵马,召默啜时衙官暾欲谷为谋主。奉行睦邻政策,以妹妻黠戛斯可汗,娶突骑施可汗女为媳,又以女嫁突骑施汗苏禄,结好邻邦。开元元年(713),率兵东征契丹、奚,西击葛逻禄。八年(720),征拔悉密,围攻北庭,侵扰甘、凉两州,与唐将英杰令战于郁都斤山(今杭爱山支脉),掠羊马数万及降唐之凉州契苾部。九至十年再征契丹、奚。十八年(730),联兵契丹伐奚。攻伐重点主要是突厥旧时属部,对唐朝则奉行谋臣暾欲谷之策,以和为上,一改默啜可汗战和相兼之策。开元六、九、十年,屡遣使言和,十二年,四次遣使请和求婚。唐允其和好之议。对唐和亲吐蕃、奚、契丹而未允己所请婚,终不满。十五年(727),遣大臣梅录啜赴唐通告吐蕃欲联兵突厥进攻中原,获允在受降城开市互易,岁输帛数十万匹。二十一年(733),唐允其和亲之请,但次年因后突厥汗庭内乱又止。是年,以谋臣梅录啜施毒谋逆,讨斩梅录啜,尽灭其党。旋卒,在位19年,是时大漠南北再次出现“蕃汉百姓,皆得一处,养畜资生,种田米作”的升平景象。玄宗遣左金卫大将军宗正卿李佺前往吊祭,令史官李融撰写碑文,为之树碑立庙,突厥人又以突厥文书写碑文,与汉碑同立,是为著名的《毗伽可汗碑》。

猜你喜欢

  • 厄尔德尼俄尔克他克他耐

    见“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鼐”(2538页)。

  • 刘永福历史草

    书名。黑旗军首领传记。10卷。清刘永福(1837—1917,字渊亭,本名业,广西上思人,汉族)口述,黄海安(广西钦州人,早年随刘行伍,晚年为其家庭教师)记录整理。内容记述刘永福的出身、家世及其与壮族农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中右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土拉河,东至乌克库木尔,西至拜图接本部中右旗,南至布蕴奎接军台,北至车根察罕诺尔。有佐领1。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五十八年(1719)原协理旗务之辰丕勒多尔济随哲布尊丹巴入觐,请

  • 阇母

    金代女真语,汉意为“釜”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

  • 东

    《后汉书》等《传》中“”的别称。因来源于先秦北方貊族,古籍常单称“”;为避与先秦文献中的“”混淆,故有是称。名称含义,当

  • 车臣默尔根哈屯

    ?—1756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达什达瓦妻。达什达瓦死后,代辖众。清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率部众迎降。秋,阿睦尔撒纳举兵反清,因不堪凌虐,率众6千余人迁驻巴里坤,获车臣默尔根哈屯号,意

  • 克勒底雅

    清代新疆地名。今于田县所在地。又称克里雅、克里野。其南有克勒底雅山,是从新疆进入西藏的重要通路。因山道崎岖,淤沙积雪,烟瘴逼人,行人稀少。康熙五十六年(1717),准噶尔部大策凌敦多布即经由此路侵袭西

  • 三才杂字

    见“杂字”(838页)。

  • 复易

    见“耶律孟简”(1315页)。

  • 辽上京故城窑

    契丹王朝时期重要烧瓷窑址。位于辽上京临潢府故城皇城内(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2里)。约建于辽道宗大康年间(1075—1084)。窑址呈圆形,与江西景德镇窑形略有不同。规模不大,南北约80米,东西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