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永宁土知州

永宁土知州

元明纳西族土司。元初设答兰管民官(答兰是永宁的古称)。后设永宁土知州,属丽江军民宣抚司。《元史·地理志》永宁州:“昔名楼头赕,接吐蕃东徼,地名答兰,么些蛮祖泥月乌逐出吐蕃,遂居此,世属大理”。明仍设永宁土知州,授印,属丽江府。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属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永乐四年(1406),改属云南布政使司。天启(1621—1627)中,改属北胜直隶州。民国二年(1913),与蒗蕖州合并改设宁蒗分县,属永北县。二十一年(1932),取消分县,改设宁蒗设治局。今属宁蒗彝族自治县。

猜你喜欢

  • 诸抹

    辽、金时的各牧场。汉语“诸”与契丹语“抹”的复合词。“抹”意为“无蚊蚋、水草丰美之地。”金天德(1149—1153)间,因辽诸抹旧名,置迪河斡朵、斡里保(保亦作本)、蒲速斡、燕恩、兀者5群牧所,各设官

  • 斡赤斤

    ①又作斡惕赤斤、斡辰、斡真、窝真。蒙古语音译,意为“灶君”,指幼子。古代蒙古人习俗,正妻所生幼子婚后仍留于双亲身边,并继承父亲的主要遗产。由于幼子是家中炉灶之守护者,亦即帐幕的主人,故被称为斡赤斤(灶

  • 腰铃

    ①旧时萨满祭具。流行于东北地区,满族较盛行。铁制或铜制,呈圆锥形。分大小两种,大者系于萨满宽幅腰带上,小者执萨满手中。每逢※夕祭用大腰铃,※背灯礼用小腰铃。祭时,腰铃随萨满动作互相撞击,发出有节奏的音

  • 杯禄汗

    见“不欲鲁罕”(270页)。

  • 中俄瑷珲条约

    沙俄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即《中俄瑷珲和约》,习称《瑷珲条约》。清咸丰八年(1858),黑龙江将军奕山与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在瑷珲(今黑龙江省爱辉)签订。康熙二十八年(1689)签

  • 固伦纯禧公主

    1671—1741清公主。满族。爱新觉罗氏。圣祖弟恭亲王常宁女,圣祖抚为长女。初封和硕纯禧公主。康熙二十九年(1690)三月,下嫁蒙古科尔沁台吉班第。班第任内大臣、都统、前锋统领。三十一年(1692)

  • 班洪部落

    指旧时云南沧源班洪寨头人的辖区。系当地一种流行称谓,不是科学定义的部落。班洪寨原属南板管辖,后在胡姓头人领导下先后征服南板、富贡、焦山、老厂等势力较强的大寨,邻近各寨也相继归附,到解放前夕共辖77寨1

  • 允姓之戎

    古族名。①戎之一支。以姓允氏,故名。原与※姜氏之戎同居瓜州(今陕西秦岭西端及陇山一带),又称“瓜州之戎”。晋惠公十三年(前638),秦穆公逐戎,晋惠公诱迁至于晋南伊、洛之地,与※伊洛之戎杂居,或称※“

  • 阿里喜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围猎”之意。演变为军士名。凡从事佃渔射猎之民被征入伍为兵者,称阿里喜,意为“士兵之副从”。级别低于正军(甲军)。多由正军子弟充当。每正军1人可携带副从1至2人。也随正军

  • 后凉

    十六国之一。略阳(治今甘肃秦安东南)氐族吕氏所建政权。淝水战后,前秦日趋瓦解,原奉苻坚命征伐西域之氐族首领吕光乘机携带大量宝物东归凉州。于前秦太初元年(386)十二月,自称凉州牧、酒泉公,建都姑臧(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