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洱海丛谈

洱海丛谈

书名。清代云南大理府太和县(今大理市)文殊寺僧同揆(号轮安,俗名文果)撰。成书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1卷。内容有关大理等地佛教寺院和灵异事迹以及南诏大理国史事。系据《南诏通记》、《滇载记》、《南诏野史》诸书和作者见闻所编纂。对研究大理地区和白族历史有参考价值。其见闻尤为珍贵,可补史载之不足。“民家”(白族)、“军家”(汉族军屯户)之说,始于该书。

猜你喜欢

  • 嘉木样呼图克图三世

    见“罗桑图旦久美嘉措”(1425页)。

  • 林丹汗

    1592—1634明代蒙古末代可汗。又作陵丹巴图尔台吉、灵丹、民旦等,号库图克图汗,明朝人译作虎墩兔憨。孛儿只斤氏。※达延汗第八世孙,※布延彻辰汗长孙。万历三十一年(1603),祖父卒,因其父莽和克台

  • 阿旺班垫曲结嘉木参

    1854—1886清代西藏济龙呼图克图十世。清文献又称济龙通善呼图克图、达擦济龙呼图克图。驻济龙寺(又称功德林寺、汉名永安寺),为出任掌办商上事务四大呼图克图之一。生于牙隆扎西仔。咸丰八年(1858)

  • 涓奴部

    见“消奴部”(1933页)。

  • 卓尼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甘肃卓尼县。相传13世纪初此地建有一座宁玛派小寺。约元至元六年(1269),帝师八思巴赴京,途经此地,由其随行萨迦格西·希日益西改宁玛寺为萨迦派寺院。明永乐年间,※些地(系杨土司始祖)

  • 怒语音译。云南省贡山县怒族对氏族的称呼。参见“起”(1842页)。

  • 挹娄

    东北古代民族名。汉代肃慎的新称,三国和两晋有时亦称肃慎。区域较肃慎略有缩小,史载在夫余东北千余里,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未知其北所及;约东至今日本海,西以黑龙江省呼兰河流域和张广才岭为边,南至吉林省敦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右翼中右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济尔马台河源。东至奎屯岭接本部中前旗界,西至察罕苏木接本部中右翼末旗界,南至呼济尔图接赛音诺颜旗界,北至齐齐尔里克河接札牙班第达呼图克图界。不划分佐领。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首任

  • 庆云山

    山名。辽代属上京道。位于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西北约10公里。属大兴安岭南段。查干木伦河源头之一。山险林密,契丹皇帝常消暑行猎于此,史不乏载。初称缅山,圣宗爱其奇秀,于太平三年(1023)七月赐名永安

  • 讷都六设

    又作纳都六设、讷都陆。号曰突厥都六。突厥阿史那氏先祖。相传为伊质泥师都之子,兄弟4人,居长被共奉为主。有10妻,所生子皆以母族为姓,阿史那者为其小妻之子。都六卒,诸子于大树下共为誓约:向树跳跃最高者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