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狐偃

狐偃

?—前622

春秋时晋国大夫。出身于白狄狐氏。※狐突子。字子犯,为晋文公重耳的舅父,故亦称“舅犯”、“咎犯”。精于文韬武略。晋献公(前677—前651年在位)时,为晋国外戚,随父兄在晋国任职,封大夫,辅佐外甥重耳。周惠王二十一年(晋献公二十一年,前656),晋国内乱,太子申生被逼自杀,公子重耳、夷吾出亡。翌年,与兄狐毛及晋大夫赵衰等护送重耳入白狄避难。居狄12年后,又随重耳先后周游卫、齐、曹、宋、郑、楚、秦诸国,与秦、晋大夫会盟,谋求支持。周襄王十六年(前636),助重耳归晋继君位,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主张以诚待下,赏功罚罪,讲究兵不厌诈等战术,使晋国迅速国治兵强。十七年(前635),劝晋文公响应周襄王的勤王号召,分兵两路,一路围温(在今河南温县西),执杀篡位的王子带;另一路入郑,奉周襄王归周王城复位,挟周天子以令诸侯。二十年(前632),联合齐、宋、秦等国,与先轸率晋军大败楚师于城濮(在今山东鄄城县西南),得首功。为晋文公的霸业多有建树。文公卒后。又辅佐其子晋襄公6年而卒。

猜你喜欢

  • 阿碌

    即“阿禄”(1198页)。

  • 封地文书

    见“萨兴噶登”(2010页)。

  • 防御

    官名。清代驻防八旗中基层组织及其首领之称。官阶较驻防佐领为卑,属武职正五品。下设骁骑校(正六品)、领催协理营务。原由于户少丁稀,不敷设为佐领者即以改设;或分戍地无需用一佐领兵力者,亦设此职率兵往驻;专

  • 巴儿思阔山

    西域古山名。见明《边政考》。又作巴思阔山。在把儿思阔(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附近,即巴里坤山。

  • 王孝廉

    ?—815渤海王国官员。大言义为王(812—818年在位)时,官至太守。唐元和九年(日本弘仁五年,814),奉命率高景秀、释仁贞等赴日告定王大元瑜丧。九月,抵日出云登陆,十二月,入日京城呈国书。次年正

  • 松巴呼图克图一世

    见“丹却嘉措”(378页)。

  • 沙班

    元代诗人。字子中。回回人。居杭州。出身进士,曾任建安(今福建建瓯)经历,后升湖广行省(治鄂州,即今武昌)左丞。顺帝至正年间(1341-1368),于庆远路(今广西宜山县)创办义学,以教为任。工诗,多山

  • 兀儿部

    见“兀儿”(107页)。

  • 庆童

    ?—1368元末大臣。康里人。字明德。益国公斡罗思子。初为仁宗宿卫,历任大宗正府掌判、上都留守、江西、河南、辽阳行省平章政事。顺帝至正十年(1350),调江浙行省。次年,遣军镇压江东、浙西之红巾军。十

  • 山丁

    指解放前靠佃租※“山主”土地耕种的瑶族。除了最简单的生产工具之外,一般不占有土地。无论砍山耕种或是建屋所需地基,甚至在河内捕鱼,上山采集狩猎,都得向“山主”纳租。解放前虽有贫富差别,阶级分化很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