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石口至内蒙古驿道
清代内蒙古五路驿站之一。康熙三十二年(1693),由工部侍郎图尔宸和侍读学士喇锡负责建立。该驿路从北京出发,经昌平州、居庸关、赤城县到独石口,然后从独石口经察哈尔左翼和昭乌达、锡林郭勒2盟7旗到达终点站,总长1185里。除独石口内地一站外,余为奎屯布拉克、额楞、额墨根、卓索图、锡林郭勒、瑚鲁图6站。经过克什腾,阿巴噶左、右翼,阿巴哈纳尔左、右翼,浩齐特左、右翼等7旗。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帝率中路军向北进军,即是走该条驿道。
清代内蒙古五路驿站之一。康熙三十二年(1693),由工部侍郎图尔宸和侍读学士喇锡负责建立。该驿路从北京出发,经昌平州、居庸关、赤城县到独石口,然后从独石口经察哈尔左翼和昭乌达、锡林郭勒2盟7旗到达终点站,总长1185里。除独石口内地一站外,余为奎屯布拉克、额楞、额墨根、卓索图、锡林郭勒、瑚鲁图6站。经过克什腾,阿巴噶左、右翼,阿巴哈纳尔左、右翼,浩齐特左、右翼等7旗。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帝率中路军向北进军,即是走该条驿道。
明代东蒙古部落。又译作恩衮、恩库特、翁科特等。源于金元之际的※“汪古惕”(汪古)。明中期,为蒙古勒津(满官嗔,后称土默特)集团的属部,著名的达延汗之妻满都海哈屯即该部绰罗斯拜特穆尔丞相之女。其后沿革史
①西域古地名。见《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三年(1286)正月在此立驿。今新疆且末县东南哈达里克。 ②蒙古国将领。又译客台、可忒、迄忒。兀鲁兀氏。成吉思汗十大功臣之一※术赤台子。材武过人。初与父从铁
即“驯鹿”(942页)。
见“宰相府”(1949页)。
?—506北魏起义首领。又作王法智。秦州(治今甘肃天水市)人。族属休屠胡(又作屠各胡)。宣武帝正始三年(506)正月,聚众起事,拥兵两千,自号王公,后举秦州主簿羌人吕苟儿为主,改元建明,置百官,攻周邻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玛沁县。初名“扎西功德林”(吉祥广安寺),后改名“甘丹扎西迥尼”(具善吉祥源地),又称“嘉祥寺”。青海黄河沿岸最著名之格鲁派寺院。为色拉寺属寺。乾隆三十四年(1769),由在色拉寺
1859—1928桂系军阀。原名亚宋,字干卿。广西武缘县宁武乡人。壮族(一说汉族)。出身贫寒,早年投身会党,后被举为首领,聚游勇活动于龙州一带。中法战争爆发后,率众投奔唐景崧参加抗击法国侵略军。中法停
?—1358元朝大臣。字石岩。高昌畏兀儿人。尤工大字,能作双钩书。以世胄入官,授直省舍人,迁监察御史,出为广东山南等路廉访司佥事,后任信州路总管,移平江。革征输之弊,令大小户齐纳粮无二,以善政称。至正
县名。位于贵州省中南部。为水、苗等族之居住地。唐时,置婆览县,属应州。宋为绍庆府所领。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烂土洞长忽带以地内附。二十八年,置定云府,治烂土,又置合江洲、陈蒙洲,皆属之。明洪武十
即“许兀慎”(9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