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独龙语

独龙语

我国独龙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同县的怒族也使用独龙语。另外,西藏自治区察隅县的部分地区,也有少量分布。使用人口约12000左右。在国外,称日旺语,主要分布在缅甸北部。独龙语有方言差别,分独龙江方言和怒江方言。方言间差别不大,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和少量词汇上。以贡山四区龙拉独龙语为例。语音特点:单辅音28个。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没有送气音。塞擦音有舌尖前和舌面前两套。有一套舌面中音,唇齿音是后起现象。有5个腭化辅音和8个唇化辅音。有14个复辅音,由双唇和舌根辅音加后置边音、卷舌半元音构成。还有鼻音加喉塞音构成的3个节尾辅音。有13个单元音,分长短两套,短元音仅出现在带韵尾的音节里。有9个复元音,8个是前响的,由主要元音加i韵尾构成,出现了1个由y介音构成的后响复元音,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中。构词节尾辅音有m、 n、η、p 、 t、 k、 l、 、?等9个。有3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不太大。有丰富的连读音变现象。语法特点:独龙语有丰富的粘附形态和屈折形态,大多数语法范畴和形式都是用形态来表达的。根据形态标志和句法功能,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情感词10类。名词有多数、指小、人称领属范畴,用加后缀或前缀的方式表达。数词或量词都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量词较丰富,它与数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多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人称代词在句中作定语或强调施动时,词根元音或声调要发生屈折变化。疑问代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多数。人称代词重叠表示反身。动词有人称、数、体、态、式、方向等语法范畴。人称有一、二、三人称,数有单数、双数和多数,均用形态手段表达。动词人称变化除与主语发生一致关系外,在一定条件下还与宾语、主语的定语、宾语的定语发生一致关系。体有将行体、现行体、已行体、完成体,均用加后缀的方式表达。态分自动、使动、互动3种,自动加后缀,使动和互动加前缀表示。式有疑问、命令、祈求、否定等形式,均用粘附性前后缀或词根屈折变化表达。方向有向心、离心、向上、向下4种形式,用后缀表达。形容词作谓语,有与动词相类似的语法特点,但形容词可重叠,重叠后表示程度的加深。结构助词较丰富,从语法作用看有施动、受动、工具、处所、从由、比较、经由、连同等,另外还有一类定指助词,语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面。词汇特点:单音节或由单音节组合的复合词占大多数,多音节的单纯词较少。复合词有并列、偏正、主谓、支配等类。派生词较丰富,以加词头为主,有24个构词词头。四音联绵词很丰富。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也有一定数量的藏语、傈僳语和缅甸语借词。以音译方式为主。

猜你喜欢

  • 石垒部

    见“迪烈部”(1428页)。

  • 李雄

    274—334十六国时期成汉创建者。304—334年在位。字仲俊。先世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賨人,后迁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时称巴人,或称巴氐。西晋末期蜀地流民起义首领※李特之子。史称其“

  • 窟贺氏

    见“高车十二姓”(1919页)。

  • 达格

    独龙语音译,意为“作了记号,有了主人的土地”。详见“号地”(550页)。

  • 野咥

    见“乙失钵”(4页)。

  • 明圣

    宋代云南大理国国王段素英年号。起止不详。

  • 和都

    见“忽秃”(1485页)。

  • 把秃猛可

    见“达延汗”(726页)。

  • 绰尔济墨尔根

    清代蒙古族著名外科医师。后金天命(1616—1626)中,归附努尔哈赤。善于正骨治伤,以敷药、裹疗等办法治疗箭伤。医术高超。正白旗先锋鄂硕与敌作战,中矢垂危,他为之拔镞,敷药,伤愈。都统武拜身中30余

  • 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

    蒙古自治运动的各派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建立的自治政府。1946年1月16日,在兴安盟葛根庙(今乌兰浩特地区)召开东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成立,发布《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施政纲领》、《自治法》和《成立宣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