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甘州回鹘汗国

甘州回鹘汗国

五代宋时西北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公元9世纪末(一说10世纪初),河西回鹘人庞特勤(一说仆固俊)创建。其疆域以甘州为中心,西至肃州(今酒泉)、瓜州(今安西)、沙州(今敦煌),东南至凉州(今武威)、兰州、秦州(今天水),东北至贺兰山(今宁夏境),西北至合罗川(今额济纳河)。最高统治者为可汗,以下各级官吏名号则突厥称号与中原王朝名号兼收并用。所辖各部落设有首领“分领族帐”。社会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盛产马牛羊驼;农作物有白麦、青稞、黄麻、葱、韭、胡荽等。与中原王朝关系密切,“世以中国为舅”,中原王朝“亦常以甥呼之”。其首领仁美、仁裕、夜落纥和夜落隔归化、夜落隔通顺,先后受五代、宋朝册封为“英义可汗”、顺化可汗、奉化可汗、忠顺保德可汗、怀宁顺化可汗和归忠保顺(义)可汗王等称号。常以朝贡或榷场的形式,与中原贸易,用马匹、骆驼、白玉、琥珀、硇砂、乳香等换取白银、绢、帛、丝、茶等。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一说明道元年,1032),为西夏所灭。自庞特勤始,共传十一世,历时百余年。汗国在沟通中原和西部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传播佛教文化艺术,维护中西贸易通道,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等方面作出了贡献。参见“河西回鹘”(1507页)。

甘州回鹃汗国世系

猜你喜欢

  • 汤东杰布

    1385—1464藏传佛教噶举派僧人、藏戏创始人。又作汤东结布。又名贝楚巴旺秋尊珠桑波。藏族。生于后藏恰卧约哇拉孜。自幼聪慧。初为宁玛派僧人,后改从噶举派,一生倾心佛教。对藏族建桥事业卓有功绩,以西藏

  • 中庵集

    书名。元刘敏中撰。25卷。敏中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字端甫。世祖至武宗朝(1260—1311)历任监察御史、廉访副使、国子祭酒、集贤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等职,其间劾权臣桑哥,不报,辞归,寻复起。集中所

  • 术甲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来源于部名。原居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境内。金朝建立后,很多迁出故地,居北京路(治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蓟州(治今天津市蓟县)等地。后改汉姓曰赵。

  • 色棱哈坦巴图尔

    清初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号札萨克陀音。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哈尼诺颜洪果尔大夫人阿海哈屯第五子。骁勇,“五虎之一”。17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游牧于天山北路。明崇祯九年(1636)随兄※顾实汗征

  • 吉松

    藏语音译,意为“王的扈卫”。旧时四川甘孜藏族地区地方基层组织头人。每乡人数不等,世袭。轮流负责掌管全乡政务,充当土司随从,每人每年约3个月,自备伙食,无报酬。每人从土司处领有1个或2个“兴卡”(即田庄

  • 柳天成

    ?—1871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首领。贵州都习杨柳屯人。苗族。家贫,少年习武,在都匀坝固场一带教授武功。咸丰五年(1855)五月,被推为苗王,与苗民金干干等在坝固起义,攻鸡贾河,围都匀城。六年,与张

  • 大喇巡检司

    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明正德十四年(1519)置。治所位于今湖南龙山县西南。以流官1人主持。两江口土舍彭惠为巡检协理。嘉靖(1522-1566)末,土舍彭志显、彭启忠曾随明军赴浙江、江苏御倭。清兴,

  • 遇折

    见“过折”(757页)。

  • 尼基

    达斡尔族的传统食品之一。俗称荞麦身子。达斡尔语音译。制法:将荞麦放锅里用水蒸沸后炕至八成干时推碾成米,再将米磨碎,筛下去的粉作饸饹(面条的一种),留在筛罗上的碎粒称“尼基”。用作与酸奶一起熬粘粥,拌以

  • 休兰尸逐侯鞮单于

    东汉时南匈奴单于。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名屯屠何。※湖邪尸逐侯鞮单于弟。章帝章和二年(公元88年),伊屠於闾鞮单于死后,嗣单于位。两度上书汉朝请乘北匈奴内乱、饥馑之机发兵讨灭之。次年,率3万骑会同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