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社
台湾高山族聚落组织。参见“社”(1170页)。
台湾高山族聚落组织。参见“社”(1170页)。
见“普剌”(2289页)。
珞巴族阿帕塔尼部落方言译音,旧时祈求丰收的仪式名称。珞巴族习俗,流行于西藏自治区西巴霞曲流域。每年春耕开始前,以村为单位,在巫师的带领下,穿着节日服装的青少年男子,在一定范围内,到各村游行,在路过庄稼
黎族一支系。分布在今海南省西部一些丘陵地带,以旱地农业为主。过去男女皆髻发在后,均穿耳带环和带项饰。男穿左右两幅制成的短裙,故俗称“穿裙黎”;妇女穿过膝长裙。有纹身习俗:男子在身上或四肢剌纹;女子剌面
解放前云南景颇族对巫师的称谓。当地汉语称“魔头”。每个村寨都有,并有大小之分,专门负责念鬼、打卜,各种祭祀活动都有其参加,体现诸鬼对人世间的统治权力。大多熟悉本民族的文化历史,在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情
书名。元苏天爵(1294—1352)撰。30卷。天爵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字伯修。国子监学生出身。少从学于安熙、吴澄、虞集诸人。历任监察御史、廉访使、集贤侍讲学士,浙江行省参知政事等职。至正十二年(1
清军与阿睦尔撒纳余部间的一次战役。阿睦尔撒纳败亡后,乾隆二十三年(1758)三月,清定边右副将军兆惠奉命追击其余部。准噶尔部喀喇沁鄂拓克宰桑昂克图、多果鲁特宰桑布库图、噶勒杂特宰桑特克尔得克、阿尔塔沁
1196—1235元朝将领。契丹族。移剌氏。居霸州(今河北霸县),随父移剌捏儿降蒙古,从征战。袭父职为高州(治今内蒙古赤峰东北)等处达鲁花赤,兼征行万户。元太宗二年(1230),奉命攻高丽,取龙、云、
宋代播州土官墓。1957年发掘于贵州遵义东南郊。墓主为宋代播州安抚使杨粲。当地居民称“皇帝墓”。播州杨氏乃贵州四大土司(安、宋、田、杨)之一。始祖杨端,唐乾符三年(876)入播州,授武略将军,据其地,
①西燕慕容永年号。386—394年,凡9年。 ②北魏安定王(后废帝)元朗年号。531—532年,凡2年。 ③唐代渤海国成王大华屿年号。794(一说793—794)年,凡数月。 ④唐代南诏孝哀帝舜化贞年
1422—1478明朝将领。字永熙。长洲(今属江苏苏州市)人。回族。正统七年(1442)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翦除贪官污吏。参与镇压处州(今属浙江丽水县)叶宗留及邓茂七起义。景泰二年(1451)擢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