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三卫
见“福山卫”(2412页)。
见“福山卫”(2412页)。
简称蒙藏学校,亦称蒙藏学堂。1913年北洋政府蒙藏事务局在清代咸安宫三学及理藩部蒙古学校的基础上合并建立。为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培养训练蒙、藏等民族人员的学校,先后隶属于蒙藏院和蒙藏委员会。校址在北京
约1799—1855清代纳西族诗人、画家。字秀岐,号西屏,原名李梭。聪敏,有才华,工诗文,所画山水,尤为著名。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咸丰二年(1852)进士。初留京任户部广东司主事,后到广东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壮族地区建立的工农民主政权。1930年2月1日,龙州起义成功后宣布成立。为左江地区最高革命政权机构,由王逸(汉族)任主席,俞作豫(汉族)、张兆梅(壮族)、周和平(
唐代设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龙朔元年(661)以骨咄施国沃沙城(位于今阿姆河下游)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辖五翎侯、休蜜2州。隶安西都护府管辖。
见“西南丝道”(704页)。
1881—1935清末及民国时期蒙古王公。内蒙古巴林左旗人。札萨克丁固尔札布子。光绪二十九年(1903),父卒,袭札萨克固山贝子。亲赴北京谢恩,深得慈禧太后欢心,恩准重修巴林府。辛亥革命后,翊赞共和。
明代东蒙古右翼部落。亦译作哈喇真、哈刺慎、阿刺嗔、哈刺庆、喀喇沁等。始见于拉施特《史集》,称“合刺赤”。源于中亚草原的游牧部落乌古思人,约形成于7世纪。后迁至阿姆河以南,成为强大部落。到蒙元时期,称“
见“归化关”(521页)。
参见“江卡”(883页)。
①唐代南诏神武王阁罗凤年号。752—768年,凡17年。②见“钟”(16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