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窝泥

窝泥

哈尼族他称。自称哈泥(哈尼)。元明清文献中先后称窝泥、斡泥、禾尼、和泥、倭尼等。皆“哈尼”的同音异写。天启《滇志》:窝泥,或曰斡泥。阿迷州称河泥,临安郡属蒙自县的江外及左能寨、思沱、溪处、落恐诸长官司,景东皆有之。��嘉县又曰和泥。阿迷州称阿尼。临安郡属蒙自县的江外和左能、思沱、溪外、落恐均在哀牢山下段东麓,��嘉在上段东麓,上段西麓即景东。同书《教化三部长官司》下也说其地长官及民人为和泥人。教化三部和广南在滇东南六诏山区。今文山即六诏山南麓,广南即今广南,在六诏山北麓。清雍正《古今图书集成·临安府徭僮侗蛮考》引康熙《蒙自县志》:“窝泥,自呼哈尼,蒙邑有河泥里即居也”。《蒙自县志·图考》:“县治河泥里远在江外”。河泥里为该县所辖13个编里之一,当地所谓江外即礼社江之西,哀牢山东麓今元阳县境。清代以后,各地称呼逐渐接近,一些风俗习尚和生产生活情况也大致相同。

猜你喜欢

  • 昆仑关

    壮族地区古关隘。位于今广西中南部宾阳县与邕宁县交界处。关道深长险要,东西两侧峰峦对峙,绵亘不绝,有“南国天险”之称。为战略要地。宋皇祐四年(1052),侬人(今壮族先民)首领※侬智高在邕州(今南宁)建

  • 鸠摩罗什

    344—413后秦高僧。又译鸠摩逻多、拘摩罗逻多、究摩罗罗陀等,意为“童受”、“童首”、“童寿”、“童子”。原籍天竺,世为国相。其父鸠摩罗炎东越葱岭,至龟兹为国师,娶龟兹王妹生罗什,年7岁,随母出家。

  • 阿术鲁

    蒙古国将领。又译阿察儿、阿只乃。斡剌纳儿氏。初事铁木真(成吉思汗),任博尔赤(司膳)。南宋嘉泰三年(1203),从战克烈部王罕,兵败合兰真沙陀,与铁木真共饮班朱尼河水誓盟。后随从统一蒙古诸部。开禧二年

  • 尸方

    见“人方”(32页)。

  • 移剌阿撒

    见“移剌温”(2066页)。

  • 吞阿娄拔悉利邲咄陆可汗

    见“咄陆可汗”(1389页)。

  • 哈氏风筝

    中国民间特种工艺。清末民初由北京回回民间风筝艺人哈国良所创制,故名。父子相传,已历三代。今传至第四代哈亦奇。分为硬膀、软膀、拍子、长串、长尾、圆径、折叠等数类,200余种。最大可达丈余,最小只有3寸。

  • 寿福院

    见“寿福总管府”。

  • 荫免田

    亦称目田、职田、薪俸田。古时无印记的壮族土官、土目,如权州、监州、同发遣、权发遣等所分得的田地。免税赋徭役,征调治下的土民替其无偿耕作,产品全属土官所有。

  • 辽阳府

    见“东京”(5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