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纥石烈桓端

纥石烈桓端

1177—1221

金朝将领。金西南路(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忽论宋割猛安人。女真族。纥石烈氏。袭兄银术可谋克。章宗泰和(1201—1208)间伐宋,任行军万户,破宋军2千于蔡州(今河南汝南),败宋步骑15000于鹞子岭,克农丰军。授同知怀远军节度事,权木典礼详稳。卫绍王大安三年(1211),授同知清州(今河北青县)防御事,历兴平军、显德军节度副使、辽东路宣抚司都统。败移刺留哥反金军于御河寨,加骠骑卫上将军,授同知顺天军节度事。宣宗贞祐二年(1214),为宣差副提控,同知婆速路兵马都总管。翌年,败来犯之蒲鲜万奴军。四年,迁辽海军节度使,改邳州(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刺史、徐州界都提控,镇压红袄军于黄山等处,解沂州围。进金紫光禄大夫,兼同知武宁军节度事。召为劝农副使,充都提控,屯陈州。兴定元年(1217),自新息渡淮伐宋,不久,任宣差参议官,迁武卫军副都指挥使。翌年,迁镇南军节度使,权元帅右都监,改武卫军都指挥使,行元帅府于息州(今河南息县),又代签徐州行枢密院事。

猜你喜欢

  • 马易之

    见“迺贤”(1347页)。

  • 打拉

    僜语音译。解放前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使用的一种铁砍刀。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和防身武器。多由相邻地区传入,部分自行加工。刀长约50厘米,宽约8厘米。用长方形木板刻出凹槽,每隔约2厘米绕数道细铁(铜)丝,即为刀

  • 吐蕃碉门安抚司

    元代宣政院所辖吐蕃等路地方官署名。元朝建政后,陆续占领吐蕃等路地区,任官管理,清查户籍,驻军防守。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命乌思藏高僧八思巴国师(后升号帝师)领院事,以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

  • 博东齐

    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绰罗斯氏。清扎萨克亲王伯什阿噶什养子。初游牧于沙喇伯勒(位于伊塞克湖北)境。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达瓦齐,奉父命率宰桑诺斯海等内迁,以哈萨克掠牧事疏报清廷。后随伯什阿

  • 方块白文

    我国白族早期使用的一种文字。因为每个字大体形成一个方块,故得名。方块白文与汉字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其造字用字的材料,大多取材于汉字。主要有以下几种:1.音读汉字。利用汉字的音表达白语的意思,把汉字作注音

  • 大万山苏葛办等处军民长官司

    土司名。位于贵州东北部。境内有汉、土家、苗等民族散居。唐属充州。宋属沅州。元置大万山苏葛办等处军民长官司,治所在今贵州万山县,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改为大万山长官司,治所在万山县,属思

  • 弄栋蛮

    唐代对部分白蛮称谓。其部本居弄栋县(今云南姚安县北)鄙地,昔为褒州(今云南大姚县),有首领为刺史,因误杀其参军,挈族北走,后散居磨些江侧,故剑川、共川等地亦有分布。

  • 见“佐领”(1087页)。

  • 羌族巫师名。羌语音译。尊称“阿爸许”,又称“释比”,俗称“端公”。有较高社会地位与威望。专门从事祭山、还愿、安神、驱鬼、治病、除秽、招魂、消灾以及男女合婚、婴儿命名、死者安葬和超度等活动。仅限男性充任

  • 阿尔博罗特

    明代东蒙古左翼浩齐特部领主。又称阿勒博古喇,汉文史籍作那力不赖台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子,满都海哈屯生。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击败右翼异姓领主、统一蒙古后,分封诸子,被封为浩齐特部领主,属察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