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平王

西平王

封爵名。 ①后周显德元年(954)世宗封党项首领、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此爵。 ②辽统和九年(991)党项首领赵保忠背宋,以夏州(今属陕西靖边县)降辽,被封此爵。 ③宋雍熙二年(985)党项首领李继迁诱杀宋将曹光实,众欲推为西平王,未受。至道三年(997)辽封为西平王。 ④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圣宗册封党项首领李德明此爵。 ⑤宋景德三年(1006)真宗授李德明为定难军节度使,进此爵。 ⑥宋明道三年(1032)李德明死,子元昊嗣,授定难军节度使,袭此爵。 ⑦元代诸王封爵。《元史》“西平”意指“平定西部地区”。世祖至元六年(1269),皇七子奥鲁赤始受封,赐驼纽镀金银印,以吐蕃各地为世袭领地。十六年(1279),以算木多城为镇西府(今青海互助县松多乡),是为西平王府驻地。奥鲁赤在受封前后,曾率蒙古军赴吐蕃各地征讨叛乱,始于各地设置驿站27处,又于乌思、藏、纳里速(前藏、后藏、阿里)留军驻防以确保地方道路及边关口岸之安全。二十九年(1292),置都元帅以统领驻军,命其子铁木儿不花留驻。嗣后,奥鲁赤奉诏率师西征,铁木儿不花受封为镇西武靖王,遂由这一系领袭其地。后奥鲁赤次子八剌麻力(又作八的麻的加)袭封。顺帝后至元三年(1337),八剌麻力子袭封。

猜你喜欢

  • 隋炀帝征吐谷浑

    炀帝杨广为开拓边土,经营西域,于大业五年(609)夏四月,亲率百官、嫔妃及各路军,以“西巡”为名,征讨吐谷浑。自扶风西向,跨陇山、经枹罕,出临津关(今青海循化东),渡黄河至西平(今青海乐都)。五月九日

  • 宗学

    学堂名。清代为宗室子弟所开办的贵族学堂。宗人府办。左右翼分设两学。由府请旨简派亲郡王2人总理学务、京堂官3人以轮值稽察功课,由府挑选宗室长老多人“引见”,授为正副总管以直接分管两学。每学,设满书教习3

  • 早乐东

    清末景颇族反帝爱国山官。云南陇川(治今陇川县)王子树地区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英帝国主义以武力胁迫清政府订立《中英续议滇缅界商务条款》,侵占中国云南边境大片领土。次年,中英两国代表在陇川勘界时

  • 多同

    西汉时夜郎侯。西南夷人。建元六年(前135),武帝开发西南地区,以唐蒙为中郎将,将千人出使夜郎,商议在夜郎境内修治道路,设郡县,置官吏等事宜。多同接受汉使厚赐,同意在夜郎部分辖境内设郡。汉使其子为令,

  • 敌烈八部

    见“敌烈部”(1882页)。

  • 乌蛮七部

    唐代部落名。为东爨乌蛮的主要部分。一曰阿芋路,居曲州(治今云南昭通市,后废)、靖州(治今云南大关县附近,天宝末废)故地,即今云南鲁甸境;二曰阿猛,(或作阿旁)居今云南大关县城区;三曰夔山(约在今昭通市

  • 答兰

    见“吴克忠”(1074页)。

  • 温逋奇

    ?—1032宋代邈川(今青海乐都)吐蕃大首领。早年与宗哥(今青海平安驿)首领李立遵赴河州(今甘肃临夏)共迎吐蕃赞普后人唃厮啰至廓州(今青海化隆县群科),尊立为赞普。后与李立遵等河湟吐蕃首领屡遣使入贡宋

  • 萨兴噶登

    藏语音译,意为“封地文书”。旧时中央封建王朝、西藏地方最高统治者或上级封建领主发给下属领主的领地凭证。上写明该领地上的百姓和山、水、林、草等亦归该领主世代占有,他人不得侵犯等等。除该领主触犯统治者利益

  • 元光珍货

    金代钞币之一。宣宗元光二年(1223)五月,以绫印制。每贯折“贞祐通宝”钞50贯。与银钞等诸钞并行。行之未久,银价日贵,钞价日贱,民仅以银论价。金廷遂定法以纠之,银1两不得过“兴定宝泉”300贯,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