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音库蒙
蒙古语音译,意为“上等人”、“贵人”、“善人”。或译为赛音洪。蒙古社会平民阶级中的上等户。这个阶级实际上是属于小封建主阶级,其家道殷富,拥有奴仆和大量牲畜。必须向所属封建领主承担赋税,但在经济上剥削贫苦的阿勒巴图(负担赋役者)。其中一些人成为诺颜之僚属,卫拉特方言称为“雅木图”(高官),如墨什墨尔、德木齐、收楞额等,有的成为达尔罕(亦作答尔罕,为领主效力有功,被免除赋役,获有特权者)。
蒙古语音译,意为“上等人”、“贵人”、“善人”。或译为赛音洪。蒙古社会平民阶级中的上等户。这个阶级实际上是属于小封建主阶级,其家道殷富,拥有奴仆和大量牲畜。必须向所属封建领主承担赋税,但在经济上剥削贫苦的阿勒巴图(负担赋役者)。其中一些人成为诺颜之僚属,卫拉特方言称为“雅木图”(高官),如墨什墨尔、德木齐、收楞额等,有的成为达尔罕(亦作答尔罕,为领主效力有功,被免除赋役,获有特权者)。
蒙古族、纳西族弹拨乐器。亦称筝、蒙古古筝。起源很早,有700年以上的历史。古代,作为民间宴饮、娱乐活动的乐器。蒙元时期,在民间、蒙古军队中流行。经改进,亦纳入蒙古大汗、诸王宫廷乐队。1253年,忽必烈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分布于来流水(今黑、吉二省境内的拉林河)及其支流活论水(今活龙河,亦说呼兰河)流域。世祖完颜劾里钵时(1074—1092年在位),该部首领胜昆、主保率众归附完颜部。胜昆以功,于
金代对黄河神的封号。大定二十七年(1187),世宗纳尚书省谏,以“郑州河阴县圣后庙,前代河水为患,屡祷有应,尝加封号庙额。今因祷祈,河遂安流,乞加褒赠。”依唐祭五龙祠故事,特封黄河神曰“昭应顺济圣后”
新疆维吾尔族秋帽名。制法与特勒帕克(暖帽)相同。以猩猩毡、倭缎等制成。顶高5寸,边宽、前后锐各5寸,饰以海龙、水獭皮。又有四楞小花帽,以布制成。无边,顶微锐,一般都以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出各种花纹图
?—1429明代云南永宁土官。纳西族(一说普米族)。永宁土知州卜都各吉子。建文年间 (1399—1402),父卒,袭知州职。永乐三年(1405)十二月,率香罗、革甸、瓦鲁之、剌次和等4处西番(今普米族
元明纳西族土司。元初设答兰管民官(答兰是永宁的古称)。后设永宁土知州,属丽江军民宣抚司。《元史·地理志》永宁州:“昔名楼头赕,接吐蕃东徼,地名答兰,么些蛮祖泥月乌逐出吐蕃,遂居此,世属
47—165高句骊国第六世王。小名淤漱。第二世王类利之孙;父再思,为古邹加;母夫余族人。汉建武二十九年(公元53年)慕本王被杀,子孙不肖,国人迎立之为王。时年7岁,母摄政。在位时,继续兼并邻近诸部,巩
清朝大臣。字子维。蒙古镶黄旗人。初历任理藩院誊录官、笔帖式、主事、员外郎等职。光绪七年(1881),赏加四品衔。八年,充西藏随印司员。十年(1884),以办理唐廓交涉案有功,充开导洋务委员。十四年(1
清乾隆嘉庆年间湘西黔东北苗民起义。雍正(1723—1735)以来,满、汉地主、官吏、高利贷者和商人在苗族地区肆行剥削压迫,大量土地被侵占,苗民被恣意欺凌。乾隆五十二年(1787),永绥厅(今湖南花垣)
河名。又译“土兀剌沐涟”、“秃剌河”、“秃忽剌河”、“笃列河”。即今蒙古国境内之土拉河。与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斡难河(今鄂嫩河)同被蒙古部人视为“祖宗肇基之地”。蒙古诸部统一前,克烈部北境地也达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