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重元之乱

重元之乱

辽(契丹)朝中期的重要政治事件。重元,即耶律重元,为辽圣宗耶律隆绪次子。太平十一年(1031)六月,圣宗卒,由长子耶律宗真(重元兄)即位,是为兴宗。其母钦爱皇后自立为皇太后摄政,欲废兴宗,立重元,重元得知此讯,密告兴宗,使太后谋败。旋兴宗亲政,以重元忠封以高位,并于酣饮中许以千秋万岁后传位于重元,重元闻之大喜,益加骄纵不法。重熙二十四年(1055)八月,兴宗卒,遗诏由其子耶律弘基嗣位,是为道宗。道宗即位后,尊重元为皇太叔,赐以免拜、不名待遇;次年,又授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继赐予金券,加四顶帽,二色袍。有辽一代,尊宠可谓空前。然重元以兄失约,未承帝位,终不满,乃与其子耶律涅鲁古结诸官员,阴谋叛乱。道宗得知其谋,阴以为备。清宁九年(1063)七月,重元父子乘道宗出猎滦河(今内蒙古宁城西南),纠合陈国王陈六、同知北院枢密事萧胡覩、卫王都耶律贴不、林牙涅剌溥古、统军使萧迭里得、驸马都尉萧参等大小官员400余人,诱胁弩手军包围行宫。时下形势十分危机,道宗随身护卫兵寡,幸得许王耶律仁先等极力抗御,“环车为营,拆行马,作兵仗”。初战,重元子涅鲁古即为近侍详稳渤海阿厮等所射杀,继之重元亦伤,叛军见状多倒戈。是夜,重元匆匆自立为帝。翌日,再攻行宫,是时道宗援军已至,叛军不支,纷纷溃散,重元见大事已去,领数骑北逃,入大漠,走投无路,自尽身亡。此次叛乱虽为时不长,而涉及如此众多的高级官员可谓前所未见,给契丹统治以深刻影响,成为契丹由盛渐衰的一种表现。

猜你喜欢

  • 锅圈仡佬

    古族名。又作锅圈苗、锅圈革老。以妇女发型如锅圈得名。此称始见于清代。今统称为※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贵州安顺、大定(今大方县)、平远(今织金县)等地。男子以葛织斜文布为衣。妇女用青布笼发成锅圈状,着短衣、

  • 有苗

    古族名。又称三苗、苗民。据《山海经·海外南经》云:“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杀之,有苗之民,叛入南海,为三苗国”。详见“三苗”(46页)。

  • 翁归靡

    ?—前64或60西汉时乌孙昆莫(王)。※猎骄靡孙,大禄子。约武帝太始四年(公元前93),堂兄军须靡死,子泥靡年幼,遂受命嗣位,号肥王。依俗妻汉解忧公主(原军须靡妻),生3男2女。昭帝元平元年(公元前7

  • 勋旧佐领

    清代八旗佐领的名称之一。满语称“福朱理”佐领。在汉语未定称之前,亦称原管、专管、旧管佐领。指清代功臣、额驸等世代承袭的佐领。为世职官之一。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时代,诸部落长等归附后金者,即以其部属人丁或

  • 乌审

    见“兀慎”(107页)。

  • 烘和罗鄂笼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新疆识略》等书作崆郭罗鄂伦。或作洪郭尔鄂笼。因当地土黄,多柔草故名。位于都兰哈喇山西北麓。原为中国设卡之地,后被沙俄侵占。即今哈萨克斯坦阔奴尔乌连。

  • 香保保古墓

    见“香葆拜古墓”(1677页)。

  • 拉则宗

    参见“拉孜”(1366页)。

  • 宏化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鸿化寺、弘化寺,藏语称“作摩卡”,意“犏牛城寺”。在青海民和县转导村。初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宗喀巴弟子释迦也失赴京,封“大慈法王”,途经此地,授记建寺,由其徒释迦崔

  • 金闵宗

    见“完颜亶”(11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