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重建库克和屯碑

重建库克和屯碑

呼和浩特清代石碑。原置固山衙门(为当时旗署,现为乌兰察布盟公署驻呼和浩特办事处),今下落不明,故其建立具体年代不详,仅满文碑文记录在1893年俄国旅行家波兹德涅耶夫的《蒙古及蒙古人》一书中。明末,俺答汗所建的※库库河屯(归化城)先后遭到察哈尔部林丹汗和后金军队的摧残,大部夷平,仅剩几处寺宇。清初,因陋就简,修复了“周围二里”的小城。碑文记述此后两次对库库河屯的重建及其命名:康熙三十年(1691),土默特左右两翼及六召喇嘛、台吉等请求加修外城,得到清廷批准。完工后,将南城门称为“归化门”,东城门称为“承恩门”,西城门称为“柔远门”,北门称为“建武门”,城中鼓楼称为“威固门”。乾隆五年(1740),经朝廷准许,又对城垣进行了修葺。六十年(1795),由乾隆帝将库库河屯改为库克和屯。该碑是研究呼和浩特建城史的重要文物和依据之一。

猜你喜欢

  • 史国

    西域古国名。又作佉沙、羯霜那。昭武九姓国之一。建都独莫水南10里。旧为康居地。都城方2里,兵千余人。城有神祠,每用兵必先祷而后行。国有城500。风俗同康居。隋大业(605—618)中,遣使贡方物。显庆

  • 务农司

    见“大司农司”(92页)。

  • 光定

    西夏神宗李遵顼年号。1211—1223年,凡13年。

  • 吃宁贯

    “宁贯”,景颇语,意为“野兽的腿”。解放前云南景颇族地区的山官利用政治特权对群众敲榨的一种方式。规定凡在某一山官辖区内的百姓,每当猎获到野兽和杀牲祭鬼时,必须送给山官一条后腿,表示承认受山官的管辖。所

  • 额对

    ?—1652清朝将领。蒙古镶黄旗人。博和罗特氏。世居扎鲁特地方。崇德三年(1638),从军征明,攻安肃县城,先登,因功授半个前程。六年(1641),败明枪栅步营。八年(1643),从征明山东,用云梯攻

  • 涅空

    藏语音译,即“涅巴会议”。解放前四川甘孜藏区德格地区土司直属行政机构名。由四大“涅巴”(管家)组成,设常任秘书“涅仲”一名,“仲衣”(管缮写、记录、档案者)一名、“东泽”(管投递公文、执行刑法等之人)

  • 室点密可汗

    ?—576南北朝时期西突厥可汗。又作瑟帝米、伊室点密、常瑟波罗斯。阿史那氏。伊利可汗※阿史那土门弟。初统10大首领,兵10万,征西域。北周保定二年(562),攻哒,约天和二年(567)

  • 元顺

    495—528北魏宗室。字子和。鲜卑元氏(拓跋氏)。任城王※元澄庶长子。少好学,从师乐安陈丰。淡于荣利,善诗赋,解鼓琴。宣武帝时,曾上《魏道颂》。初任给事中,历太常少卿。神龟二年(519),以父忧去职

  • 智聪

    西夏职官中品封号。西夏语音“丁嵬”。西夏文《官阶封号表》中与能式同一等级。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朵州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敦珠克卫,并说清代有敦珠克山,在吉林城(今吉林市)西南500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