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钟离之战

钟离之战

北魏与梁朝的一次战役。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位于淮水南岸,池深城坚,易守难攻,是魏军南攻拟先夺占的目标,也是梁军保卫京都建康(今南京市)的前线重镇。自北魏景明四年(503)起,双方各为进攻、防守,部署兵力,时近4年。正始四年(507)春,北魏镇南将军、中山王元英以数十万大军攻钟离,令平东将军杨大眼率部据淮水北岸接应,命镇东将军萧宝夤领兵在邵阳洲(在今安徽凤阳东北淮河上)两岸架桥树栅,以通粮道。魏军用土填堑,以冲车撞钟离城墙,昼夜轮番攻城未克。梁武帝为增援钟离,又派豫州刺史韦䴥领兵自合肥北上,与曹景宗之军会合进至邵阳洲。韦率众在曹营前20里处趁夜掘长堑,树鹿角,截洲筑城。次日拂晓营立。及杨大眼统万余骑攻城。韦䴥结车为阵,以强弩2千齐发,杀伤魏军甚众。杨中箭退走,元英等继续攻击未克。梁军乘势反攻,袭击邵阳洲南北桥,并乘淮水陡涨之际,遣水军驾6舰临魏垒,以小船载干草,灌入膏油,点燃后用以焚桥,断魏粮道,又派敢死之士拔栅砍桥,梁军奋勇冲杀。魏军大溃,溺死、被杀各有10余万人,元英单骑逃往梁城(今安徽寿县东),杨大眼也烧营撤退。梁军乘胜追击,直至水(今安徽固镇东南),又俘魏军5万人,收其资粮器械牛马等不可胜数。此役梁军各部密切配合,针对魏军不习水战的弱点,适时反攻,取得大胜,而魏将未能乘春水涨前退去,转胜为败,南攻受遏。

猜你喜欢

  • 迪烈得

    见“敌烈部”(1882页)。

  • 四郎城古城遗址

    金桓州遗址。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黄旗大营子北4公里,上都河北岸。金代建立。因在乌桓游牧故地,故命名桓州。城为方形,东西长1052.5米,南北宽1136.8米。城墙周围有向外凸出的马面。是金代设治的

  • 喀兰图

    清朝大臣。蒙古族。历仕太宗、世祖、圣祖三朝。崇德年间(1636—1643)任一等侍卫。顺治(1644—1661)初,累进世职二等轻车都尉。睿亲王多尔衮摄政时,曾扈从世祖福临幸多尔衮官邸。及世祖亲政后,

  • 同葛

    见“通古斯”(1968页)。

  • 阿干之歌

    吐谷浑歌名。又作阿干歌。鼓吹大曲。“阿干”,鲜卑语,意为“兄”。西晋太康四年至十年(283—289),鲜卑首领吐谷浑与异母弟慕容廆(又作若洛廆)不睦,被迫率众西迁,慕容廆悔,追而不还,为寄托追思兄长之

  • 坡利套

    犴皮上衣。参见“奈雅玛”(1351页)。

  • 弗朵河卫

    见“弗朵秃河卫”(670页)、“弗朵脱河卫”(670页)、“弗秃都河卫”(670页)。

  • 六陌之役

    见“齐万年”(868页)。

  • 何大何

    见“阿大何”(1199页)。

  • 寮房

    见“隆闺”(2136页)。